走进西宁市民马世昌先生的家,记者看到在不到十平方米的房间,几乎全被报纸占据。这些报纸都是马世昌先生的藏品,他向记者讲述了他精心收藏的这些历史记忆。
持续三十年的剪报情结翻看这些报纸,每一页都零零碎碎粘贴了好多文章,马世昌告诉记者,他很喜欢剪报,每当看到一些有用的、感兴趣的文章,他都会剪裁下来粘贴并收藏起来,这个爱好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早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今年已经82岁的马世昌看上去依然精神抖擞,他说:“我的文化程度不高,曾经当兵的时候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部队学习了一些文化知识,后来机缘巧合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与文字有关的,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有机会读到各种报纸,并养成了剪报的习惯。”
参加工作后,虽然接触的报纸种类多了,但马世昌仍然觉得不够用,朋友和单位的报纸也被他索要来剪辑,后来亲戚朋友手头上有报纸就交给他,除了别人送,他自己也花钱买。下班后,马世昌更多的时间都是坐在书桌前,剪报纸、粘贴、写心得。在他看来,报纸收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方便了自己学习文化知识,也能满足个人的志向和爱好。
分门别类藏剪报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马世昌收藏的剪报有八十多本,分历史、地理、军事、疾病、养生、日历法、墓葬、国际要闻等多种类别。这些积累起来的剪报足足有半个世纪的故事,让人非常赞叹。老人用毛笔非常认真地一本一本做了目录和内容提要,并用绳子拴上可乐瓶的拉环,贴上白胶布写上标记,这样查找、阅读起来非常方便快捷。
马世昌说:“刚开始只是把自己喜欢的剪下来,还没有分类的意识,后来时间长了,剪的报纸有两袋子,有时候家里到处是乱摊开的报纸,偶尔写东西需要翻翻报纸上的相关资料觉得十分困难,所以才想着将这些剪报分门别类。”
剪报、集报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件既需要花心思又费时费劲的事情。随便翻一本剪报,里面都有不少颜色发黄的旧报纸,马世昌都是利用闲暇时间将各类报纸一一整理。
剪报青海文化记忆在众多剪报里,马世昌最喜欢的是历史文化类,尤其喜欢跟青海有关的历史文物类的报道,他将青海历史文化类报道整理成一个系列,又详细分为青海历史、地名、历史人物、丝绸之路、西宁民间记忆、开发三江源等门类。翻开报纸,里面都是青海的印记,这些剪报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省内报纸,还有一些是从外省市的报纸上剪裁下来,从这些剪报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青海几十年的发展与变迁。
茶几上还放着两张马世昌近期剪裁下来的《第一阅读》的报道,还未来得及装订。马先生表示,他最为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家北京治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jj/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