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样的家训

家里,最好的房子要让老人住,做好了饭食要先端给老人吃

电话:0971-

资料图片,请作者与本报联系即奉稿酬

相传,在西宁周边的郊区,有个庄浪(音,青海方言,意思是闲汉)不学无术,不好好种地,但他的妈妈每天都会去田里给他送饭,他对妈妈的态度十分不好,经常恶语相向甚至出手打妈妈有一天,庄浪在田地边的一棵树上看到乌鸦反哺,看着看着,他醒悟了,想到自己原先对妈妈的种种恶行十分后悔正好,庄浪的妈妈来给他送饭,庄浪看到妈妈来了赶紧迎上去庄浪妈妈看到庄浪向她奔来,手里还拿着赶牛的鞭子,误以为庄浪又要打她,就一头碰死在田地边上的那棵树上庄浪丢了鞭子跑到妈妈身边,发现妈妈已经死了,他痛哭不已过后,庄浪就砍下了那棵树雕成了妈妈的样西海都市报子,吃饭的时候,先给木雕妈妈端上一碗,夏天天气热了,赶紧把妈妈的雕像搬到阴凉处,冬天冷了,家里最暖和的炕让给木雕妈妈睡……就这样,庄浪孝顺妈妈的事情传了出去,后来就有了这句俗语

“老西宁人孝顺父母、尊老敬亲的传统由来已久”我省文史专家杨文盛老师说,“我小的时候,母亲就在油灯下给我讲二十四孝的故事我的母亲并不识字,这些故事都是她从老人们那里听来的,久而久之,这样的故事便成为了一种家训有了这样的家训,我们小辈对待家中长辈都是恭敬有礼旧时,冬天烧不起炕的西宁人家,子孙们会给老人暖炕,我就亲眼看到过我的一位小叔叔给爷爷暖炕,而且是日日如此不但要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孝顺、恭敬,就算是对待别人家的长辈也要这样路西海都市报数字上遇到年长的人一定要打招呼、让他先走;住一个四合院的,谁家做了好饭食都要端一碗送给院中年长的人;称呼上更是一定要尊敬”

本报记者 赵新丽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本版从本期起刊登“老西宁美德故事”,欢迎您来讲述您经历的和老西宁有关的美德故事

在我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有一则是丁兰刻木事亲,说的是东汉年间,有位叫丁兰的孝子,在母亲死后,用木头刻了母亲的雕像,日夜供奉,后来妻子用针刺木像的手指,木像流出血来,丁兰回家后,就把妻子休掉的故事

无独有偶,老西宁有一句俗语,“二十四孝不算孝,庄浪打妈妈头一孝”,可以说是丁兰刻木事亲的老西宁版本

电子邮箱:@qq.com


湖北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
浙江最好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zn/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