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地耳菜王兴仓

家乡的地耳菜

土生土长的我对家乡的地耳菜情有独钟,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那清香柔润的的味道时时悄无声息地融入我温暖亲切的记忆,荡漾在脑海深处,激荡起心海深处怀旧的幸福。

记得每每乍暖还寒的二月,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挎上篮子、拿上脸盆不约而同的来到山坡上捡起了地耳菜。轻快的脚步声、欢声笑语打破了山坡往日的静谧。静静依偎在野草上、伸展着懒腰还在酣睡中的地耳菜毫不知情时就被一双双大手、小手拾进了篮子、盆子里。在连绵起伏的山坡上,大家兴高采烈的捡着地耳菜,谈论着关于地耳菜的种种传说,据说地耳菜是土地爷的衣服。

当太阳下山时,满载而归的我们难掩一脸喜悦的回到家。将地耳菜收拾干净,放入水里,看着干巴巴的地耳菜瞬间膨胀、变大、变软,心中一阵窃喜。母亲麻利地捞出来将水滤干,加入适量的红萝卜、粉条、肉末,切切剁剁,细小匀称、色香味形俱全的包子馅准备好了,在包子馅里根据全家人的口味加入香油、葱花、生姜等,将发酵好的面,切成面团,用擀面杖擀成了中间厚四边薄的小圆饼,用筷子夹适量的馅放入面饼中间,用右手手指捏折顺着面饼边逐渐收口,棱角分明、漂亮别致的包子在母亲粗糙的手中诞生了。包子包好了就要上笼蒸了,熊熊火焰在跳跃着、窜动着,缕缕热气中飘荡着诱人的香味,在扑鼻的清香中包子熟了,舌面上的味蕾仿佛冬眠之后觉醒了,贪婪地开始了对这美味的接纳。火急火燎的夹一个狼吞虎咽,真是美味香嫩,余味悠长,清香中含有海味,喝着纯香绵厚的牛奶吃着美味柔嫩的包子心中溢出满满的幸福。

地耳菜老家人亲切的称为地软,或许跟它清香柔软有关。地耳菜一般生长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在蔬菜中极为少见;含蛋白质高于许多蔬菜。如今一包包风味独特、包装精美的地耳菜漂洋过海走向了世界。看似生的随随便便、长得漫不经心的地耳菜深受大家的青睐。那滋味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我对那美味的记忆很牢固,即使多年不吃也不会淡忘。那天然的美味,使人入口难忘。品尝着美味可口的包子,我常常觉得不是在吃菜,而是在吃手艺。家乡的地耳菜,离家的游子想念你的味,恋上你的味,想着你的美。

作者简介

王兴仓,汉族,青海省湟中县人,现在新疆库尔勒市轮台县轮南镇塔河采油二厂工作。爱好写作,酷爱散文。曾在人民网、《工人时报》、《中国石化文苑》、《西北石油报》、《西海都市报》、《湟中文学丛书》等报刊、网络发表过二百多篇散文作品。

作者

王兴仓

编辑

黄生书

责任编辑

文瑾

新闻热线

-

赞赏

长按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rc/6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