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又一年圆梦行动落幕,15名大

8月23日,西海都市报“西海爱心基金·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在西海都市报社举行。15名贫困大学生获得元至元不等的资助,他们信心满满即将踏上新征程。

西海都市报“西海爱心基金·希望工程圆梦行动”于7月5日正式启动。活动共收到0元捐款,其中0元由中建远泰幕墙装饰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捐赠,另外0元由湟中县西堡佐署宏泰煤厂爱心人士贾占宏、汪治平、贾太山捐赠。这是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第二次参与本报圆梦行动。

与此同时,西海都市报陆续收到贫困大学新生的申报材料,经过材料筛选和实地走访,最终,有15名贫困大学新生入选,他们分别是:李永成、张明霞、陈杰、杨明雁、党占财、李建惠、马静、张启娟、马福芳、密雪儿、王亚楠、梅洛赛吉、张增梅、马明兴、汪统秀。其中,李永成、张明霞、陈杰、杨明雁、党占财五人各获得元助学金,其他人各元。

当天上午,获得资助的部分贫困大学新生和家长及爱心企业代表走进了西海都市报社,参加助学金发放仪式。受资助学生纷纷表达了他们对西海都市报社、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感激之情,并表示进入大学后,他们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一路奋斗,一路感恩。

“我考上了沈阳工业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全家人非常高兴,紧接着父母就发愁了,因为父母疾病缠身,家里一直很困难。幸运的是,我获得了西海爱心基金的资助,妈妈嘱咐我一定要好好感谢报社和爱心企业。”助学金发放仪式上,来自湟中县共和镇山甲村的党占财说,再过几天他就要去大学报到了,迎来全新的生活,他会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努力学习,将来也要做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

吴女士是陈杰的姨妈,她一同参加了助学金发放仪式。看到陈杰领到元助学金,她笑得合不拢嘴。她拉着记者的手说:“这个孩子以前家庭条件还可以,自他奶奶生病后经济每况愈下,一年住六次院,现在没有条件住院治疗,只能在家休养了。他没有父亲,真的很苦,你们要多帮帮他。”虽然说的是不幸的遭遇,但笑容始终挂在她脸上。

虽然西海都市报圆梦行动提供的助学金有限,但我们一直在用心搭建一座牢固的桥梁,把贫困大学新生送往通向大学的彼岸。在这座桥梁的背后,除默默付出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外,还有一个人被许多受助学生熟知和崇敬——汪昌祥。他是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也是“全国启功教师奖”获得者。他不顾身体疾病,长年奔走乡村,寻找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每到高考结束,汪昌祥就会来到西海都市报社,了解圆梦行动的开展情况,推荐贫困大学新生申报。每每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见到他,学生们都会很感动。

自年起,每年夏天,本报都会发起圆梦行动,号召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奉献爱心,帮助贫困大学新生轻松走进校园。这已成为本报一件年度公益大事。截至目前,已为69名优秀大学新生提供元至元不等的助学金,有的贫困新生还通过活动找到了长期资助人。

除圆梦行动外,西海都市报“西海公益”栏目还发起了如江河卫士、聚梦课堂、暖冬行动等不同类型的公益活动。正是凭借这份善心和坚持,本报获得了“希望工程25年杰出贡献奖”“中国公益慈善传媒机构奖”。在此,我们诚挚地感谢所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对本报公益活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rc/11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