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多年,西域才子刀郎携一首《罗刹海市》,在这个炎炎夏日,刮起一场超强台风。一场山呼海啸般的集体群嘲,德才兼备的人不得意,颠倒黑白的人大行其道!
印象中的刀郎,依旧是那个头戴棒球帽,脸型圆润,嗓音苍茫沙哑的文艺青年。20年前,凭借一首《年的第一场雪》红遍大街小巷。刀郎的独特艺名,只听其歌,不见其人的神秘,令人充满好奇。
沉寂多年的刀郎,这一次重现江湖,令人刮目相看。一首《罗刹海市》,一路狂飙,全网播放量破10亿,颠覆性的歌曲,特别是耐人寻味的歌词,灌满众人的脑浆,酣畅淋漓,欲罢不能!
很多歌迷从这首歌词里,对号入座,感觉刀神是在影射歌坛几位歌坛霸主,他们是:那英、汪峰、杨坤、高晓松,是对他们的嘲弄,也是对整个社会上出现的美丑不分的怪现象,给予无情的鞭挞。
尽管刀郎至今没有露面,解释一句话,但一众吃瓜群众心里跟明镜似的,大家纷纷跑到那英、汪峰等社交媒体下,刷爆了评论区,把他们送上了热搜。
就拿华语乐坛这个冰山一角来说,华语乐坛的虚荣景象非一日之功,还有哪些自诩高雅、德不配位的歌手,容不下受普罗大众,喜欢的歌手,因为损害了他们的唱片销量,让他们的利益受损。
年,刀郎的《年的第一场雪》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人人传唱的流行歌曲。本人也成为深受大众喜欢的歌手,专辑大卖,人气爆满超过一线歌手。随后又陆续唱出《冲动的惩罚》、《西海情歌》等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深受大众喜欢。
嫉妒就像一种毒药,可以传染弥漫。随着刀郎的大火,身居歌坛高位的大咖们,开始诋毁和质疑。汪峰最先向刀郎开火,批评“刀郎现象是流行音乐的悲哀”,“喜欢他歌曲的人,都是农村人,城里人压根不喜欢”。
高晓松在一档节目中评价刀郎“不配做音乐人,他的专辑歌曲,会直接扔进垃圾桶里!”
杨坤在公开场合,对刀郎更是不屑一顾,认为“刀郎的歌没有品质,让中国流行音乐倒退了15年。”
这其中,最令人气愤的事件当属那英的飞扬跋扈、独断专行。在年评选“内地十大影响力歌手”,当时,刀郎以超高的人气,获得提名,不出意外应该入选。可谁曾想,作为评委会主席的那英,在公开场合公然批评刀郎,说刀郎的歌不具备审美观点,利用手中的权力,一票否决了刀郎的入选。
面对当时歌坛对自己的集体封杀,刀郎始终没有做过任何回应,一直默默专注于音乐,忍辱负重,期待东山再起。
而汪峰的那句“刀郎的歌,只有农民才会听”更引起了八亿农民的愤怒,有网友就表示:“万达王健林就特别喜欢唱刀郎的《西海情歌》,难道王健林是农民吗?”
再说,往上数三代,谁不是农民,有些人这么快就忘了出身,看不起农民?
至于刀郎的歌,大家好歹还能记住几首,那英就一首《就这样被你征服》、杨坤就一首《无所谓》、而汪峰,如果没有旭日阳刚,很多人都不知道汪峰是干什么的?
“未曾开言先转腚”、“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岂有华堂登猪狗,哪有鞋拔作如意?”,这些出自《罗刹海市》里的经典歌词,令人耳目一新,道出了老百姓乡间俚语中,话糙理不糙的生活哲理。
其实,刀郎什么也没说,但民众自发表达了嘲弄与愤怒,背后是平民阶层与精英阶层之间巨大的文化冲突。
透过现象看本质,写聊斋的蒲松龄,笔下的鬼神也不光是鬼神。如果我们站在社会的高度听这首歌,又能品出不一样的味道,这首歌绝不仅仅是局限在特定的小圈子里。
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令人佩服,刀郎歌曲中的歌词,如果不上网查看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歌词中的几位,应该也是“初闻不识曲中意,在听已是曲中人”。
十年磨一剑,刀郎收起了西海柔情,看透了那些披着羊皮的狼,年的雪早已融化温柔,途穷匕首见,不再隐忍,仗剑罗刹,在这些年歌坛的一潭死水中,注入了清新之风,又似山海经般荒诞不经,却又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