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撒文军
(一)
记得童年,第一次和两个哥哥在村子里小学土操场学骑自行车。是黑色锃亮的飞鸽牌,车体高大结实,耐用。因为有横梁,刚开始骑车单腿要跨过横梁,确实有一定难度。不像现在斜梁的自行车,轻巧方便。那是八二年的冬天寒假,我刚好十二岁,上小学五年级。也是,现在共享单车上明码提示:未超十二岁禁止骑车。自医院的伯父求人凭票买的。那时候的自行车,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美好和珍贵的回忆。一个家庭拥有一辆自行车,是一件很荣幸也很让人羡慕至极的事情。是农村人生活中的一件奢侈品。当然,父亲大半辈子靠双腿步行,起早贪黑去方圆百十里地,为人家盖房瓦房,靠自己的泥瓦匠手艺养活着一大家子人。等到两个哥哥初中毕业,也跟着父亲传承手艺,养家糊口。八二年农村已经分产到户,改革春风已经吹遍神洲大地。勤劳致富,两个哥哥当然年轻力壮,学会了自行车,带着父亲去四邻八乡挣钱过上了好日子。农村人走亲访友,逛县城,去五六十里地出门,自行车确实派上用场。做为一种经济实惠的时代交通工具,自行车永远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人类社会的生活出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解决了交通困难,提高出行速度,提升了生活质量。我在上初中高中时候,骑着自行车去十几里地的乡中学和县城中学上学。途中要穿过家乡的原野,村庄。那种惬意和愉悦的心情,都在乡土的微风和气息里化做历史的尘埃,遗落在乡间小路上。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自行车是多么奢望和难得的交通工具啊!想起那时候的情形,简直就比现在的宝马丰田奔驰还方便实用!解决了我出行的实际生活问题。那真叫一个绿色环保出行,自行车是宝,走到那里都会小心存放,细心呵‘护。平时闲暇时间总是把自行车擦的油光瓦亮,回到家摆放在不让雨淋日嗮的地方!好像那时候自行车质量特别好,经久耐用。我想与悉心保养也有关系。有时候,还会给自行车缠上五颜六色的塑料纸,一个可以起到保护外膜作用,一个也可以把自行车打扮得漂亮美观。因为那时候自行车在迎娶新娘,走亲戚,给孩子过满月,成了很时尚的交通工具。可以运输很多东西,后座带人捎东西没问题,两个年轻人谈恋爱,都是男的带女的出去抖风!有的细心人还会用手工毛线织成一对绣球,挂在两边扶手上,晃晃悠悠,色彩缤纷,煞是好看!自行车清脆的铃声还在我少年青年时光的记忆里回声嘹亮!陪我在步入学校的路上最为弥久留声。自行车做为交通工具,无论时代怎么进步发展,变迁,生活水平怎么提高,它永远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轻捷方便,老少皆宜。每个人都会随意掌握,虽然原始,确没有被现实生活淘汰。也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青睐,每年的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给西北高原带来了无限生机和广袤的生命力。那疾如闪电的运动健儿,天之骄子,从眼前飞驰而过,精制高端的自行车,在人们的视野里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
没想到,已到不惑之年的我,带着自己冲动的梦想,只身来到北京。在金秋十月,走进北京城。走进万人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并且与人力自行车来了一场不期而至的邂逅。加入了城市共享单车的秩序维护和服务当中。并且让我更深更近的了解共享单车在这个国际大都市里的巨大作用和它的喜忧共存。起初,我去衙门口,经过居民棚户区,那里已经在郊区的边缘。路边,河湾,铁路沿线,到处是乱七八糟停放的小黄车,无人问津。有的四仰八叉,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垃圾堆旁,草丛里。荒郊野外,公路口,小路,高架桥下到处都是。只要有路有人的地方,都有停放丢弃的自行车。我曾经仔细观察:这么漂亮崭新的自行车,怎么会到处随意乱扔呢?当我知道这是扫
作者简介:撒文军,网名:大秦之子。祖籍陕西陇县,现居青海贵德。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海南州作协会员,贵德河阴文学社会员。《陕西散文论坛》首批签约作家。二零一三年开始发表作品,散见于《贵德》季刊、《浙东》杂志、《西海都市报》,《海东时报》、《青海青年报》,《攀枝花日报》及网络平台。在二零一六年同全国各地诗人出版合集。《中国当代诗词典藏》
心语:用稚嫩的诗语,情感的墨笔,抒写平凡的世界,怀念人生悲喜,感恩岁月的恩赐,唱响生活主旋律!
格格心语简介:《格格心语》是#格格爱心社团#腾讯微博诗社的超级平台,选载本社微博诗友的优秀作品,并向专科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有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jj/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