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父爱文/徐光惠春天,从唐诗宋词中走来,从清新婉约的风韵中走来。广场上,孩子们高举着风筝,笑着、奔跑着。我的目光被那一根根长长的线牵引着,恍若回到童年。那时,日子单调贫乏,没有玩具没有动画片,我们就玩跳皮筋、滚铁环、捉迷藏,放风筝是必不可少的。故乡的春天,妩媚的春风轻抚河边的垂柳,吹开千树万树的繁花,吹绿了田野和乡村。这时候,孩子们开始放风筝了,山坡上、田野的空地上。一个负责拿线轴,一个负责在后面举着风筝,然后松开手,前面的孩子迎风奔跑,一边跑一边放线,旁边一大帮小伙伴像跟屁虫似的紧随其后,前呼后拥拼命追赶。有的慌乱中把鞋子都跑丢了,捡起来穿上又接着跑。随着线轴的“吱吱”声,风筝飞上了天空,越飞越高,欢笑声在山野田间回荡。有时只顾在前面跑,却没想到风筝还一直打着转儿飞不起来,跑回来一看,原来是风筝的杆松了;有时风筝飞着飞着,不知怎么就被挂在了树枝上。有人找来长竹竿,试图把风筝从树枝上捣下来,但十有八九不能成功,最后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那风筝孤零零地在树枝上飘荡……看到别的小伙伴放风筝,心里羡慕得不得了,渴望自己也能有一只风筝。我跑回家缠着母亲:“妈妈,我想要风筝。”“惠儿,我不会做啊,等你爸回来给你做一个吧!”于是我翘首以盼,等着父亲早早回家。父亲在外地工作,要到周末才回来。那个周末似乎变得特别漫长,但也是我最开心最幸福的等待。那天,天快黑了才盼到父亲的身影,他把水缸挑满了水。尽管很疲惫,但看到我一脸的猴急样儿,父亲顾不上歇息,找来竹篾、报纸和几截尼龙线,把竹子划成一根根小竹条,做成风筝的骨架,然后用饭粒把纸粘贴在竹条上,再粘上两条又窄又长的纸条做成尾巴,最后用线连接好,调整好平衡度,做好后的风筝看上去虽然有些呆板,却也有模有样。“惠儿,明天我带你放风筝去。”父亲轻轻拍拍我的头。我开心得一下跳起来。第二天午后,父亲牵着我的手来到山坡上。第一次放风筝很紧张,我的两只小手紧紧地蜷缩在一起,不是抓着线轴不松手,就是跑得太慢,风筝始终飞不起来,我又急又恼直跺脚。“惠儿,别急,慢慢来!”父亲手把手地教我,他掌心的温度是那样暖,顺着我的指尖缓缓流淌,传遍全身,浸透我的心田。风筝终于飞上了天,高高飞了起来。我的手心汗涔涔的,紧紧攥着那根长线,开心得像小鸟一样,那只风筝仿佛化作了自己的一双翅膀,系着我小小的梦想,自由地飞翔在蓝天上。我开心地奔跑,叫着、笑着。父亲看着我,笑了。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那个暖暖的午后,装点着我美丽的梦,在心里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父亲已去世多年,那个春天的午后,那高高飞翔的风筝,放飞着我童年的梦,那飘荡在风筝上的父爱,是我心中最美的春天,温暖心田,恒久弥新。西江都市报邮箱:xjx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