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荷枪实弹餐风露宿七昼夜让可可西

北京什么皮肤病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作者焦万能,原系西海都市报驻海西记者站记者、西海都市报记者,新闻传媒从业十几年,作品多次获全国及青海新闻奖。现为青海民建会员,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十六年前的青涩帅哥,如今变成了成熟男人。

十六年,包括焦万能在内的你我,都经历了很多……

不是每个人都有过做青海记者经历的,不是每个青海记者都可能荷枪实弹进入可可西里经历生与死、血与火考验的。

近日,焦万能整理了当年他采写的相关报道,算是对一段不可复制人生经历的忠实记录。

全文字,阅读约需六分钟

可可西里紧急大追捕

在神秘的可可西里,生活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藏羚羊,这种动物由于皮毛昂贵,吸引着国际众多觊觎的目光,在暴利的诱惑下,许多盗猎分子铤而走险,大量猎杀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数目已从年的16万只骤减到现在(年,青海观察编辑注)的多只。

原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就是为了保护藏羚羊而牺牲在盗猎分子的枪口之下。如今,在距格尔木市公里的昆仑山口矗立着他的墓碑,警示着世人:再不放下屠刀,藏羚羊这种稀世物种将消失在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上。年6月,又有一盗猎团伙妄图大发血腥之财,在可可西里深处,一场盗猎与反盗猎的战斗打响了……

年6月2日20时,在格尔木市一个不起眼的院内,一次紧急特别会议正在召开,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才嘎局长宣布:出征可可西里,追捕一伙盗猎分子。

很快,管理局方面精选了12名森林干警和保护队员组成追捕组,追捕组是此次行动的一张王牌,队员都具备各式各样的种特殊技能,集汽车驾驶、维修、擒拿、格斗于一身。

才嘎决定赶日落前必须出发,10分钟内,6大桶油料、15天的食物及棉衣、锅灶等其他生活用具相继装上了3辆待发的战旗吉普车,队员们将2枝五四手枪和1枝八一式冲锋枪擦得明光发亮,整装待发。

才嘎神情凝重,承担这一重任压力巨大,追捕行动时间紧,追捕时间的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成千上万只藏羚羊的存亡问题,行动困难重重。盗猎分子又有精良的武器装备,这次追捕不是一般的巡山,是要打一场硬仗了。

20时50分,追捕组向可可西里北线进发了。第一站是距格尔木市多公里的茫崖行委所在地花土沟镇。

3辆吉普车从格尔木出发行驶20公里后,柏油马路没有了,上了一条蜿蜒盘曲的沙石路,车轮卷起的沙土呛得人喘不过气来。为尽早到达目的地,队员们的车全速行进。数小时连夜行进,迎来了东方破晓。

这里早、晚穿着厚厚的棉大衣还直打颤,可一到中午,强烈的阳光照得大地又热又燥,像火炉一般,一日内温差达30℃以上,道路两旁没有任何植被,偶尔看见几处石油泵站点缀着这茫茫无垠的戈壁荒漠。队员们全然顾不了这些,一心赶路……

6月3日下午2点,经日夜兼程15个小时的颠簸,我们赶到了花土沟镇。这里是盗猎分子的盘踞地,也是侦查组蹲点侦查的地方。

为防范盗猎分子耳目的注意,我们住进了一家小旅馆,才嘎与侦查组取得了联系,在这家小旅馆碰头。盗猎分子一行7人,有3把小口径手枪,于6月1日凌晨3时左右,乘3辆吉普车进入可可西里腹地,因进山岔路较多,盗猎分子的行动路线尚未查明。

才嘎与侦查组的同志一起反复讨论,分析盗猎分子的进山路线,不时地陷入深思。他担心的是追捕路线一旦失误,就会与盗猎分子背道而驰。

这夜,才嘎彻夜未眠。

睡了不到3个小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我惊醒,我抬腕看表,这时是6月4日凌晨2时50分。

10分钟后,以侦查员为首的4辆白色吉普车驶出旅馆大门,径直向正西方向进发,据说,从这条路进可可西里最捷近,也是盗猎分子最有可能走的路。

天蒙蒙亮时,侦查组发现前方出现可疑车辙,车辙清晰可辨,像是刚留下不久,才嘎局长下令,顺着车辙前进。这里是一个大约宽米的河床地带,周围还分布着大面积的沼泽地,加之河流密集,虽然大家都小心翼翼,但车辆还是被陷,给行进带来了极大困难。队员们不时钻进冰凉的河水中与牵引车一起,将陷进沼泽地的车推出来。

一小时之后,离开河床地带开始进山,正式踏上了可可西里这片神秘的土地。

天上飘着零星的雪花,寒气逼人,眼前是大片灰黄的高寒草甸,不时看见成群的野驴和被淘金者掘起的堆堆沙土,以及一些惨遭猎杀的小藏羚羊的尸骸。

惨遭猎杀的小藏羚羊

呼啸的寒风打得车身啪啪直响。为防打瞌睡,司机不时地打开车窗,让寒风刺激自己,以保持清醒,我被冻得瑟瑟发抖。

三个小时后来到了石头沟。石头沟全是大小不等的石头,没路,车只能艰难地缓慢行进,道路高低不平,坎坎坷坷,一不留神就会碰头。四处白雪皑皑,让人发悚。汽车的马达声回响在空旷的山沟里,悲壮之情油然而生。

天上飘起了雪花,车艰难地行进着。雪越下越大,车队只好凭多年的追踪经验摸索前进,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迷路,行进方向是不是盗猎分子的方向。

车行至一拐弯处,远远看见一个在无人区少见的东西静静地躺在地上,大家下车查看,原来是一辆被雪覆盖着遗弃的报废吉普车。这也说明一点,曾有人从这里经过。行进路线是正确的。

刑警队长嘎玛才旦对我说,这有可能是以前盗猎分子为防进入可可西里迷失方向而做的标识,但也给此次追捕提供了方向。

路线虽是正确的,但走出石头沟后,紧接着就是爬山。由于大雪未停,山上积雪很厚,车滑难行。加上石头沟的路难行,汽车耗油特别严重,而携带的油料也已所剩不多,如再继续前行,前后无援,车队很有可能会困在大山之中。此时,大家都很着急,希望奇迹发生,能在山上遇到其他车辆可以买些油料回来。

茫茫的雪越下越大,盗猎分子的行踪是否会被大雪淹没……

天已很黑了,车队继续前行。为防盗猎分子发现,没有开车灯。据说,盗猎分子昼伏夜出。藏羚羊也喜欢向车灯方向走,自然界的万物,绝大多数都向往光明。

当晚11时整,队员们实在太困了,车不得不在一小山坳处停了下来。

抵挡不住刺骨的寒风,穿着棉大衣还浑身打颤。天冷,加上一直吃干方便面、炒面、饼子、喝矿泉水,我们都不同程度地腹泻。

这晚特意烧了开水,煮方便面给大家吃。

这里海拔高达米,我胸闷头痛,伴有恶心——明显的高山反应。队员赵新录拿出抗缺氧药让我服,大家都围过来关切地问长问短。半小时后,情况有所好转,大家才松了口气。在里高山反应相当危险!据说这些年有不少淘金者都因此丧生。

6月5日6时20分,不知是被冻醒了,还是被吵醒了。我看到车窗上附了一层厚厚的冰,天阴沉沉的,外面刮着呼呼的雪卷风。

简单早饭后出发。1小时后,远远看见一湛蓝的屏障在眼前,让人心旷神怡。刑警队长嘎吗才旦说,那是可可西里有名的兔子湖,天晴时,水天一色,非常漂亮神秘。

兔子湖碧波荡漾,清爽怡人,不时有几只不知名的鸟飞来飞去。追捕时间紧,车根本就没有听下来的意思,我不得不打消下车驻足细看的念头。

8点许,隐约看见远处的一排帐房,才嘎拿出望远镜下车观察了一会儿,高兴地说,是地质队的驻扎地。命令车队直奔帐房,希望能从那里买些油料回来。

走近,得知他们是新疆地质矿产局物化队的工作人员,物化队领导很爽快地卖给我们一大桶汽油,还讲了山上最近的气候情况,及这里的地貌地况。

开始翻山。可又下起了雪,越下越大,车陷在深深的积雪中,难以行进。

车队不得不停下来,才嘎与队员商议对策,反复斟酌,并参考地质队员提供的信息,决定另辟蹊径,向新疆、青海、西藏的交界地带进军。

据说,这里是三省保护区防范较薄弱的环节,也是盗猎分子活动最猖獗的地方……

4辆白色吉普车调转车头,迅速向正北方向驶去。这里河床密布,平日河水湍急,难以通过,现在天气寒冷,积雪未消,所以很庆幸顺利地通过。

再走,积雪已荡然无存,车队驰骋在裸露的高寒草甸上。然后,海拔慢慢降低,零星的黄灰色草甸与白雪在眼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时看到野驴等动物。

晚9时许,我们发现前方有一条岔道,是通往西南方的,路口还有个约一尺高的旗状物。是用钢筋铁皮做的小旗子,旗上用红漆画了一个直指西南方的箭头,地上还用白灰大大地写了一个“89”字样,才嘎局长和队员们凭多年的巡山经验认定,这是盗猎分子间做的暗号:盗猎目的地离此89公里。

侦查组队员请求才嘎局长,要求和追捕组其他队员分头行动,这样会有效地全面撒网,并让侦查组朝西南方向进军,其他3辆车继续向北追捕。

为防意外,相互照应,才嘎决定,大家一齐行动。

才嘎说,全面撒网固然好,但队员武器装备较差,分头行动力量薄弱,危险性较大,而且没料所剩不多,全面撒网会更加耗油。

侦查组队员在西南方的岔道上来回观察了好几次,但没有发现任何新的车辙,由此表明盗猎分子很有可能要从我们的对面驶来,队员们愤怒地销毁了“89”标识。看得出他们对盗猎分子恨之入骨。

车队加快了速度。

夜间11时,司机赵新录忽然喊道:“你们看,天边一闪一闪的是什么?”队长嘎玛才旦心头一震,定睛细看,并回应道:“肯定是车灯!”因为在这茫茫的无人区,根本没有灯火可言,而且当天晚上天气阴沉,绝对看不到星星。

嘎玛才旦迅速拿出对讲机向才嘎局长报告了这一情况。

为防万一,才嘎局长要求大家停车,开始了紧张的布置。顷刻之间,队员们备好武器,穿上防弹衣,检查了一遍枪支,做好了战斗准备。说不定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今晚要打响了。

我们与对方缓缓拉近了距离。车窗外一片漆黑,很明晰地辩认出对面是3辆小车,而且正向我们驶来。才嘎局长让4辆警车保持距离,前后相隔15米,慢速前行。先仔细观察后再作决定。他说,对方3辆车,也许是地质队的,也许是淘金者的,也可能就是盗猎分子的,在没弄清之前只作准备,不可轻举行动。

6月6日凌晨1时25分,两车队相距快不到米了,行驶在第一位的侦察组队员认出这3辆车正是他们在花土沟侦察的目标,立即用对讲机向才噶局长报告,而且提醒全体队员,小心对方有枪。这时我心里异常紧张,手里捏了一把汗。

考虑到对方和我们一样荷枪实弹,如果4辆警车一起上前包围盗猎者的3辆车,有可能目标过于集中,易遭盗猎分子反击,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才嘎局长用对讲机要求大家高度慎重,按1小时前的分工部署,分散盗猎分子注意力,分头出击予以堵截。

一张法网悄悄撒开。

时针已指向凌晨1时30分,两车队相遇了,七辆车的车灯照得圆50米通明,按原计划部署的要求,侦察组队员乘坐的第一辆警车的任务是堵截盗猎分子的最后一辆车,刑警队长嘎玛才旦乘坐的第二辆车堵截盗猎分子的第二辆车,排在最后的局长才嘎的总指挥车会同队员成林、龙周的第三辆堵截盗猎分子的第一辆车,大家死死盯着各自的目标。

就在两车队擦肩而过的一刹那,忽然4辆警车警笛拉响,堵住了各自目标的去路,从局长的总指挥车上传来要求盗猎分子打开车门,立即下车投降的命令。

一时间,汽车的马达声、警笛声、最后通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原来死一般宁静的可可西里上空。这突如其来的一切,使原以为作案过程和手段神不知鬼不觉的盗猎分子做梦也没有想到,管理局队员如神兵天降。一阵慌乱后,盗猎分子开始仓惶逃窜。

说时迟那时快,盗猎分子的第一、二辆车上的嫌疑分子,在突如其来的强大震慑下,悉数落网。

但盗猎分子的最后一辆车,根本就没有停下来,反而加速疯狂逃窜。

由侦察组队员堵截的那辆绿色吉普车开足马力,以一个45度的急转弯向东南方向逃窜。虽然此处沟沟坎坎高低不平,盗猎分子的车依然开得飞快,侦察组队员乘车紧追不舍,在这坎坷的高寒草甸上展开了一场追逐战。见此情况,王海林随即从腰间掏出五四手枪……

见盗猎分子的第三辆车仓皇逃窜,队长嘎玛才旦也火速驾车追了上去,伴着才嘎局长的步话机的警告声以及警笛声,看到追捕组车辆迅速向他驶来,盗猎分子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这才停下了车。

等队员们赶到时发现,盗猎分子的车里没来得及关的录音机还播放着音乐,可人已逃之夭夭,因为天黑,已不见去向。

此时盗猎分子在暗处我们在明处,而且他们有枪支,追捕会随时有遭伏击的可能,才嘎局长命令大家,暂停追击,再作打算。这时已经是凌晨2时整了。

才嘎局长组织立即审讯5个被抓的盗猎分子,要求他们交待在逃盗分子的情况。据他们交待,在逃两人,其中一人带了一枝七七式手枪,是他们的头目。

为了将罪大恶极的在逃头目绳之以法,2点30分,才嘎局长决定一部分队员留守,一部分队员立即开始地毯式大搜捕。

伴着清亮的警笛声,4辆警车在茫茫草原上开始了新一轮搜捕,直到凌晨4时仍无结果,局长才嘎命令返回原处,等天亮再寻。

进一步审讯连夜进行。5个盗猎分子的罪恶行径逐步暴露出来。除3辆吉普车、3枝小口径步枪外,检查中还发现子弹00发,汽油约1.5吨,匕首等作案工具3把,令人震惊的是被抓的5人系惯犯,5人中有4人吸毒史。

抓获的5人中,一个河南人,两个甘肃积石人,两个青海民和人。

此次追捕行动收获巨大,是几天来大家辛苦的最好回报。一直发愁而吃不下饭的才嘎局长,这才泡了碗方便面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才嘎说,在盗猎分子未向藏羚羊开枪之前将他们抓获,等于拯救了成千上万只藏羚羊的性命。

6月7日一早,才嘎局长命令侦查组队员寻找在逃两人的足印,希望能够顺着足印追到他们,可一夜的狂风吹得已经没有任何迹象可寻。

为尽早将案犯押回管理局,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才嘎局长决定,放弃对两个在逃盗猎分子的继续追击。队员们说,在可可西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若遇不到车辆或救援,这两人生还的可能性极小。

返回途中,队员们还发放了关于保护藏羚羊和野生动物的宣传单,留下了报警电话,并请发现两疑犯者及时报警。

经过两昼夜的日夜兼程,沿线经过花土沟、冷湖、大柴旦、察尔汗,追捕组于6月9日晚11时胜利返回格尔木,结束了行程多公里的追捕。

6月10日,对5名盗猎分子开始审理。

可可西里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是世界各国众多新闻媒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zn/9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