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的6月初,我有幸深入可可西里,并在那里见证了荷枪实弹
如今,16年后又逢6月初。回首往事,谨以为记。——作者
可可西里紧急大追捕
——记者亲历七昼夜反盗猎行动(一)
在神秘的可可西里,生活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藏羚羊,这种动物由于皮毛昂贵,吸引着国际众多觊觎的目光,在暴利的诱惑下,许多盗猎分子铤而走险,大量猎杀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数目已从年的16万只骤减到现在的2万多只。原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就是为了保护藏羚羊而牺牲在盗猎分子的枪口之下,如今,在距格尔木市公里的昆仑山口矗立着他的墓碑,警示着世人:再不放下屠刀,藏羚羊这种稀世物种将消失在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上。年6月,又有一盗猎团伙妄图大发血腥之财,在可可西里深处,一场盗猎与反盗猎的战斗打响了……
神秘的可可西里
年6月2日20时,在格尔木市通宁路一个不起眼的院内,一次紧急特别会议正在召开,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才嘎局长宣布:出征可可西里,追捕一伙盗猎分子。
很快,管理局方面精选了12名森林干警和保护队员组成追捕组,追捕组是此次行动的一张王牌,队员都具备各式各样的种特殊技能,集汽车驾驶、维修、擒拿、格斗于一身。
事不宜迟,局长才嘎决定赶日落前必须出发,10分钟内,6大桶油料、15天的食物及棉衣、锅灶等其他生活用具相继装上了3辆待发的战旗吉普车,队员们将2枝五四手枪和1枝八一冲锋枪擦得明光发亮,整装待发。
出行前队员们一一拥抱握别,相互鼓励,希望此次任务能圆满完成,凯旋而归。
此时的才嘎局长神情凝重,承担这一重任压力巨大,追捕行动时间紧,追捕时间的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成千上万只藏羚羊的存亡问题,行动困难重重。盗猎分子又有精良的武器装备,这次追捕不能像一般的巡山一样对待,看来要打一场硬仗了。
20时50分,一声令下,追捕组向可可西里北线进发了。我们要到的第一站是距格尔木市多公里的茫崖行委所在地花土沟镇,我被安排与刑警队长才嘎玛才旦同乘一辆车。
3辆吉普车从格尔木出发行驶20公里后,柏油马路没有了,我们驶上了一条蜿蜒盘曲的沙石路,车轮卷起的沙土呛得人喘不过气来。为了尽早到达目的地,队员们的车全速行进。经过数小时的连夜行进,终于迎来了东方破晓。
这里早、晚穿着厚厚的棉大衣还直打颤,可一到中午,强烈的阳光照得大地又热又燥,像火炉一般,一日内温差达30℃以上,道路两旁没有任何植被,偶尔看见几处石油泵站点缀着这茫茫无垠的戈壁荒漠。队员们已全然顾不了这些,一心赶路。
新世纪的第一个夏天,神秘的可可西里北线,一场反盗猎的序幕已经拉开……
可可西里紧急大追捕
——记者亲历七昼夜反盗猎行动(二)
6月3日下午2点,经过日夜兼程15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赶到了花土沟镇。这里是盗猎分子的盘踞地,也是侦查组蹲点侦查的地方。
为掩盗猎分子耳目,我们随便住进了一家小旅馆,才嘎局长与侦查组取得了联系,并在这家小旅馆碰头。我们从侦查人员处了解到:盗猎分子一行7人,有3把小口径手枪,于6月1日凌晨3时左右,乘3辆吉普车进入可可西里腹地,因进山岔路较多,盗猎分子的行动路线尚未查明。
才嘎局长与侦查组的同志一起反复讨论,分析盗猎分子的进山路线,不时地陷入深思。他担心的是追捕路线一旦失误,就会与盗猎分子背道而驰。
这一夜,才嘎局长彻夜未眠。
睡了不到3个小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我惊醒,我抬腕看表,这时是6月4日凌晨2时50分。
10分钟后,以侦查员为首的4辆白色吉普车驶出旅馆大门,径直向正西方向进发,据说,从这条路进可可西里最捷近,也是盗猎分子最有可能走的路。
天蒙蒙亮时,侦查组发现前方出现可疑车辙,车辙清晰可辨,像是刚留下不久,才嘎局长下令,顺着车辙前进。这里是一个大约宽米的河床地带,周围还分布着大面积的沼泽地,加之河流密集,虽然大家都小心翼翼,但车辆还是被陷,给行进带来了极大困难。队员们不时钻进冰凉的河水中与牵引车一起,将陷进沼泽地的车推出来。
一小时之后,离开河床地带开始进山,从这里开始,便正式踏上了可可西里这片神秘的土地。
天上飘着零星的雪花,寒气逼人,眼前是大片灰黄的高寒草甸,不时看见成群的野驴和被淘金者掘起的堆堆沙土,以及一些惨遭猎杀的小藏羚羊的尸骸。
惨遭猎杀的小藏羚羊
此时,刮起了大风,呼啸的寒风打得车身啪啪直响。为了防止打瞌睡,司机不时地打开车窗,让寒风刺激自己,让自己保持清醒,坐在一旁的我,冻得瑟瑟发抖。
三个小时后,车队来到了石头沟。石头沟全是大小不等的石头,没有车路,车只能艰难地缓慢行进,道路高低不平,坎坎坷坷,一不留神就会碰头。此地两面群山森然,四处白雪皑皑,不禁让人发悚。汽车的马达声回响在空旷的山沟里,一种悲壮之情油然而生。
天上飘起了雪花,车艰难地行进着。半小时过去了,雪越下越大,车队只好凭多年的追踪经验摸索前进,大家心里都很茫然,不知道有没有迷路,所行方向是否是盗猎分子所去的方向。
车行至一拐弯处,远远看见一个在无人区少见的东西静静地躺在地上,大家下车查看,原来是一辆被雪覆盖着遗弃的报废吉普车。这也说明一点,曾有人从这里经过。大家这才放下心来,确定行进路线是正确的。
同乘的刑警队长嘎玛才旦对我说,这有可能是以前盗猎分子为防进入可可西里迷失方向而做的标识,但也给此次追捕提供了方向,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路线虽然是正确的,但走出石头沟后,紧接着就是爬山。由于大雪一直未停,山上积雪很厚,车滑难行。加上石头沟的路难行,汽车耗油特别严重,而携带的油料也已所剩不多,如再继续前行,前后无援,车队很有可能会困在大山之中。此时,大家都很着急,希望奇迹发生,能在山上遇到其他车辆可以买些油料回来。
茫茫的可可西里,雪越下越大,盗猎分子的行踪是否会被大雪淹没?新世纪的首战是否会因此而陷入被动……
可可西里紧急大追捕
——记者亲历七昼夜反盗猎行动(三)
天已经很黑了,车队继续前行。为防盗猎分子发现,没有开车灯。据说,盗猎分子一般是白天休息,晚上行动。藏羚羊也喜欢向车灯方向走,它们以为,那是哺育它们成长的温暖阳光。同时,也是在观察,是否有可疑车灯闪现。
直到当晚11时整,队员们实在太困了,车不得不在一小山坳处停了下来。
此处虽然两面夹山,但仍抵挡不住刺骨的寒风,我穿着棉大衣还浑身打颤。由于天气冷,加之这几天一直吃的干方便面、炒面、饼子、喝的是矿泉水等凉食,队员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腹泻,这晚,特意烧了开水,煮方便面给大家吃。
这里的海拔高达米,我的头发闷、发痛,并伴有恶心的症状。这是明显的高山反应,队员赵新录拿出抗缺氧药让我服,大家都围过来关切地问长问短,半小时后,我的情况有所好转,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在这种地方出现高原反应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离城市太远,无法及时救治。据说,这些年有不少淘金者都因此丧生。
当晚,我们在车内休整了一夜,这是连日来睡的第一个安稳觉。
6月5日清晨6时20分,不知是被冻醒了,还是被早起的队员吵醒了。我看到车窗上附了一层厚厚的冰,天阴沉沉的,外面刮着呼呼的带雪卷风。
简单的早饭后,4辆吉普车鱼贯出发。1小时后,远远看见一湛蓝的屏障在眼前,让人心旷神怡。刑警队长嘎吗才旦说,那是可可西里有名的兔子湖,天晴时,水天一色,非常漂亮神秘。
带着无比的向往和期许,半小时后来到了兔子湖畔。湖里碧波荡漾,清爽怡人,不时有几只不知名的鸟飞来飞去。我想下车驻足观看,可追捕时间紧,车根本就没有听下来的意思,我不得不打消下车驻足细看的念头。
8点左右,隐约看见远处的一排帐房,才嘎局长拿出望远镜下车观察了一会儿,高兴地说,是地质队的驻扎地。才嘎局长命令车队直奔帐房,希望能从那里买些油料回来。
走到近处,得知他们是新疆地质矿产局物化队的工作人员,物化队领导得知我们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很爽快地买给我们一大桶汽油,还给我们讲了山上最近的气候情况,以及这里的地貌地况。
告别了地质队工作人员,我们开始翻山。可天又下起了雪,而且越下越大,车陷在深深的积雪中,车轮被埋得严严实实,难以行进。
车队不得不停下来,才嘎局长与队员王海林、王周太、嘎玛才旦等商议对策,经过斟酌,并参考地质队员提供的信息,最终决定,另辟蹊径,向新疆、青海、西藏的交界地带进军。据说,这里是三省保护区防范较薄弱的环节,也是盗猎分子活动最猖獗的地方。
这次进军能否和盗猎分子打个照面,大家心里依然是个谜……
可可西里紧急大追捕
——记者亲历七昼夜反盗猎行动(四)
行程决定后,4辆白色吉普车调转车头,迅速向正北方向驶去。这里河床密布,平日河水湍急,难以通过,但近日天气寒冷,积雪未消,所以很庆幸顺利地通过。远处一座座银白色的雪山映入眼帘,非常壮观。
再往北走,积雪已荡然无存,车队驰骋在裸露的高寒草甸上。两个小时后,海拔慢慢降低,零星的黄灰色草甸与白雪在眼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时地看到野驴等物种在活动。
晚上9时许,我们忽然发现前方有一条岔道,是通往西南方的,路口还有一个大约一尺高的旗状物,大家觉得奇怪,下车细看。
原来是用钢筋铁皮做的小旗子,旗子上面用红漆画了一个直指西南方的箭头,地上还用白灰大大地写了一个“89”字样,才嘎局长和队员们凭多年的巡山经验认定,这是盗猎分子间相互做的暗号,意思是盗猎分子的目的地离此89公里。
这时,侦查组队员请求才嘎局长,要求和追捕组其他队员分头行动,这样会有效地全面撒网,并让侦查组朝西南方向进军,其他3辆车继续向北追捕。
为防止意外发生,相互有照应,才嘎局长最后做出决定,大家一齐行动。
才嘎局长说,全面撒网固然好,但队员武器装备较差,分头行动力量薄弱,危险性较大,而且没料所剩不多,全面撒网会更加耗油。
侦查组队员在西南方的岔道上来回观察了好几次,但没有发现任何新的车辙,由此表明盗猎分子很有可能要从我们的对面驶来,队员们愤怒地销毁了“89”标识。看得出他们对盗猎分子恨之入骨。
车队加快了速度。
夜间11时,司机赵新录忽然喊道:“你们看,天边一闪一闪的是什么?”队长嘎玛才旦心头一震,定睛细看,并回应道:“肯定是车灯!”因为在这茫茫的无人区,根本没有灯火可言,而且当天晚上天气阴沉,绝对看不到星星。
嘎玛才旦迅速拿出对讲机向才嘎局长报告了这一情况。
为防万一,才嘎局长要求大家停车,开始了紧张的布置。顷刻之间,队员们备好武器,穿上防弹衣,检查了一遍枪支,做好了战斗准备。说不定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今晚要打响了。
可可西里紧急大追捕
——记者亲历七昼夜反盗猎行动(五)
我们与对方缓缓拉近了距离。车窗外一片漆黑,很明晰地辩认出对面是3辆小车,而且正向我们驶来。才嘎局长让4辆警车保持距离,前后相隔15米,慢速前行。先仔细观察后再作决定。他说,对方3辆车,也许是地质队的,也许是淘金者的,也可能就是盗猎分子的,在没弄清之前只作准备,不可轻举行动。
6月6日凌晨1时25分,两车队相距快不到米了,行驶在第一位的侦察组队员认出这3辆车正是他们在花土沟侦察的目标,立即用对讲机向才噶局长报告,而且提醒全体队员,小心对方有枪。这时我心里异常紧张,手里捏了一把汗。
考虑到对方和我们一样荷枪实弹,如果4辆警车一起上前包围盗猎者的3辆车,有可能目标过于集中,易遭盗猎分子反击,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才嘎局长用对讲机要求大家高度慎重,按1小时前的分工部署,分散盗猎分子注意力,分头出击予以堵截。
一张法网悄悄撒开。
时针已指向凌晨1时30分,两车队相遇了,七辆车的车灯照得圆50米通明,按原计划部署的要求,侦察组队员乘坐的第一辆警车的任务是堵截盗猎分子的最后一辆车,刑警队长嘎玛才旦乘坐的第二辆车堵截盗猎分子的第二辆车,排在最后的局长才嘎的总指挥车会同队员成林、龙周的第三辆堵截盗猎分子的第一辆车,大家死死盯着各自的目标。
就在两车队擦肩而过的一刹那,忽然4辆警车警笛拉响,堵住了各自目标的去路,从局长的总指挥车上传来要求盗猎分子打开车门,立即下车投降的命令。
一时间,汽车的马达声、警笛声、最后通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原来死一般宁静的可可西里上空。这突如其来的一切,使原以为作案过程和手段神不知鬼不觉的盗猎分子做梦也没有想到,管理局队员如神兵天降。一阵慌乱后,盗猎分子开始仓惶逃窜。
说时迟那时快,盗猎分子的第一、二辆车上的嫌疑分子,在突如其来的强大震慑下,悉数落网。
但盗猎分子的最后一辆车,根本就没有停下来,反而加速疯狂逃窜。
由侦察组队员堵截的那辆绿色吉普车开足马力,以一个45度的急转弯向东南方向逃窜。虽然此处沟沟坎坎高低不平,盗猎分子的车依然开得飞快,侦察组队员乘车紧追不舍,在这坎坷的高寒草甸上展开了一场追逐战。见此情况,王海林随即从腰间掏出五四手枪……
可可西里紧急大追捕
——记者亲历七昼夜反盗猎行动(六)
见盗猎分子的第三辆车仓皇逃窜,队长嘎玛才旦也火速驾车追了上去,伴着才嘎局长的步话机的警告声以及警笛声,看到追捕组车辆迅速向他驶来,盗猎分子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这才停下了车。
等队员们赶到时发现,盗猎分子的车里没来得及关的录音机还播放着音乐,可人已逃之夭夭,因为天黑,已不见去向。
此时盗猎分子在暗处我们在明处,而且他们有枪支,追捕会随时有遭伏击的可能,才嘎局长命令大家,暂停追击,再作打算。这时已经是凌晨2时整了。
才嘎局长组织立即审讯5个被抓的盗猎分子,要求他们交待在逃盗分子的情况。据他们交待,在逃两人,其中一人带了一枝七七式手枪,是他们的头目。
为了将罪大恶极的在逃头目绳之以法,2点30分,才嘎局长决定一部分队员留守,一部分队员立即开始地毯式大搜捕。
伴着清亮的警笛声,4辆警车在茫茫草原上开始了新一轮搜捕,直到凌晨4时仍无结果,局长才嘎命令返回原处,等天亮再寻。
进一步审讯连夜进行。5个盗猎分子的罪恶行径逐步暴露出来。除3辆吉普车、3枝小口径步枪外,检查中还发现子弹00发,汽油约1.5吨,匕首等作案工具3把,令人震惊的是被抓的5人系惯犯,5人中有4人吸毒史。
抓获的5人中,一个河南籍人,两个甘肃积石县人,两个青海省民和县人。
此次追捕行动收获巨大,大家都很欣慰,这也许是这几天来大家辛苦的最好回报。一直发愁而吃不下饭的才嘎局长,这才泡了碗方便面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才嘎局长意味深长地说,在盗猎分子未向藏羚羊开枪之前将他们抓获,等于拯救了成千上万只藏羚羊的性命。
6月7日一早,才嘎局长命令侦查组队员寻找在逃两人的足印,希望能够顺着足印追到他们,可一夜的狂风吹得已经没有任何迹象可寻。
为了尽早将案犯押回管理局,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才嘎局长决定,放弃对两个在逃盗猎分子的继续追击。队员们说,在可可西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若遇不到车辆或救援,这两人生还的可能性极小。
返回沿途中,队员们还发放了关于保护藏羚羊和野生动物的宣传单,留下了报警电话,并请发现两疑犯者及时报警。
经过两天两夜的日夜兼程,沿线经过花土沟、冷湖、大柴旦、察尔汗,追捕组于6月9日晚11时胜利返回格尔木,结束了这次长达7天7夜、总行程多公里的追捕。
凯旋的英雄们受到了管理局全体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他们一一握手拥抱,有的队员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6月10日记者离开管理局时,5名盗猎分子的罪恶行径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可可西里紧急大追捕
——记者亲历七昼夜反盗猎行动(七)
可可西里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是世界各国众多新闻媒体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楀尰闄㈠摢瀹舵渶濂?鐧剧櫍澶忓鐑墖璇存槑涔︽湁浠嬬粛鏈嶇敤绂佸繉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ys/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