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情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原来在青海

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民和三川土族纳顿庙(庄)会开幕,此次庙会将从农历七月十二(8月25日)从五大堡三川的撒马堡宋家开始一直延续到九月十五丹阳堡朱家庙会结幕,历时65天。

“纳顿”是土语音译,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含义一样,意为“娱乐”。

纳顿节是土族儿女喜庆丰收的社交游乐最重要的文化娱乐盛会,也称“庆丰收会”“庄稼人会”等,因为纳顿节的狂欢起自农历七月,故民间也称为“七月会”。

纳顿节举行时间可谓超长,从夏末麦场结束时(农历七月十二日)开始,一直持续到秋天(农历九月十五日)才结束,历时近两个月,所以称纳顿节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它的起源,自古以来就被神秘气氛笼罩着。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纳顿起源的神奇传说。

相传从前有一位技艺高超的土族木匠,皇帝慕名召他去修建皇宫。三年后,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建成了,其壮观华丽前所未有。但恶毒的皇帝为了独享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竟然下令要杀害木匠。木匠连夜逃到家乡,组织早已不堪皇家虐待的乡民们造反起义。皇帝闻讯后派出大批军队前来镇压。机智的木匠灵机一动,立即让乡亲们敲锣打鼓,扛着制好的战旗,挥舞着已涂上染料的兵器,高呼“大好!”向村庄的庙宇走去。皇帝的军队大惑不解,村民们则告诉他们:“我们正在庆祝今年的收成,跳纳顿答谢上天的恩赐,于是军队便撤回去了。此后为了纪念这位机智的木匠。一年一度的纳顿就流传了下来,后来逐渐形成了现在庆祝丰收的活动。

纳顿节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筹备,从清明节开始,三川各村即在本村的神庙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并推选出当年七月举办纳顿会的大牌头和小牌头,他们在节前负责筹集经费,维持本村社会秩序,协调生产管理(如田间用水顺序)等,节日期间则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其次是小会,节前,村民在会场搭建大型帐篷,以供安放神像和进行祭奠。节前一日大小牌头敲锣打鼓,进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动。然后便是纳顿节的正会。

纳顿自农历七月十二日开始,可由一村单独举行,亦有两村联合举行,直至农历九月十五止,由东向西,最后回到中心地区而结束,最为常见的是两村联合,一村充当“主人”,而另一村为客,两村男性排成长列,扛着各色彩旗,敲锣打鼓,高呼“大好!”在主方村外麦场上会合,是最热烈最令人激动的时刻:几十面大鼓被擂得震天响,伴随着沉稳有力的鼓声,会手们闪腾跳跃,在粗犷的高呼声衬托下,表现出健与美的雄姿。队伍一到麦场,拉开了纳顿的序幕。

纳顿节是一种乡人傩民俗活动,以民间信仰为连接村落的纽带,流传历史久远,每次活动延续时间长,参与广泛。节日期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极富民族地方特色。特别是其中的傩戏傩舞,保存着北方民族萨满文化的残影,同时又吸收了二郎神、关公崇拜等汉文化的内容,既表现了土族的文化个性,又体现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民族和谐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其音乐、舞蹈、颂词、服饰、仪礼等都富于特色。

土族纳顿节历史悠久,自始至终都有活生生的人参与其中,因此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现象,它是活形态的,又是原生态的,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来源/中国土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ys/103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