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刻公章伪造合同诈骗50万元

年8月2日,西宁市公安局城东分局经侦大队接到一名姓唐的女子报案,称被骗走了30万元。警方将嫌疑人锁定为李某。调查后发现,李某竟然也成了此案的受害人。11月9日下午,西宁市公安局城东分局经侦大队民警将案件真正的嫌疑人董某抓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女子报警称被骗30万元

  8月2日,唐姓女子慌慌张张走进西宁市公安局城东分局经侦大队报案称,她被一名姓李的男子骗走了30万元。

  唐某称,今年4月,她从一名姓李的男子手中承包了湟中县土门关乡一个高标准土地平整项目,一共有亩土地。

  两人签订协议后不久,按照约定,唐某向李某支付了30万元。然而,项目一直没有动工。

  三个多月过去了,项目没有任何动静。唐某有些心慌,她试图与李某取得联系,才发现李某的手机根本打不通,也找不到李某。于是唐某到公安机关报案。

  违法嫌疑人成了受害人

  接到报警后,经侦大队民警立刻展开调查。相关证据表明,唐某通过转账和现金支付两种方式,向李某支付了30万元。

  民警开始调查所谓土地平整项目的真实性,经相关部门证实,土地平整项目确实存在,但是,这个项目还没有进入发包阶段,不可能承包给他人,不可能存在承包合同。因此,唐某与李某签订的协议是假的。

  民警初步断定,李某利用假协议,骗走了受害人唐某的30万元。根据唐某提供的协议原件,警方迅速掌握了违法嫌疑人李某的身份信息。10月13日中午,民警在城南总寨附近,将李某抓获。

  李某承认,的确与唐某签订了协议,并且收取了唐某的30万元。此时,案件原本应该告一段落。然而,李某接下来的供述,却让案情发生了转折。

  李某称,这个项目是他从一名姓董的男子手中承包的,一共有5万亩,他把其中亩转包给了唐某。

  李某向警方提供了一份电子版的协议。协议中,乙方为一名姓董的男子,协议内容显示,他从相关部门手中承包了湟中县土门关乡5万亩的土地平整项目,价值50万元。协议上还盖着相关部门的公章。

  李某说,自己想从董某手中拿到项目,但自己手里只有20万元。为了凑够50万元,李某只好把5万亩土地中的亩转手承包给了唐某。拿到唐某的30万元之后,李某将50万元全部交给了董某。

  然而,李某没有想到,项目迟迟不见动静。董某也与他失去了联系。唐某打电话,李某只好躲起来。“我现在也在找董某,根本找不到他。我的20万元也被他拿走了。”

  最初的违法嫌疑人李某,一下子成了案件的第二名受害人。

  私刻公章造假合同诈骗50万元

  经过调查,民警确认董某的这份电子版协议是伪造的。案件嫌疑人最终锁定为董某,经过一段时间调查,民警掌握了董某的日常活动规律。11月9日16时许,医院附近被民警抓获。

  董某供认,年3月,他打印了一份假合同,在乙方填上了自己的名字,甲方填上相关土地部门单位名称,又通过街边小广告,刻了一枚假公章,就这样炮制出了一份假合同。

  随后,董某便对外放出消息,自己手中有土地平整的项目对外承包。没过多久,李某找到董某,从董某手中拿下项目,又把其中亩土地转包给了唐某,最后将50万元支付给了董某。董某称,拿到50万元之后,为了不留下证据,他已将合同原件、公章全部销毁。

  债务缠身曾因诈骗被判十二年

  据董某称,50万元被他用来投资其他项目,还有一部分钱被他拿去赌博、请客吃饭,早已被挥霍一空。

  “幸亏你们把我抓了,我可算是解脱了。”董某落网后,反而显得如释重负,十分配合警方。

原来,年,董某就因诈骗罪、招摇撞骗罪,被判处十二年有期徒刑,罚金十万元。提前出狱后,董某不但没有悔改,而且又重操旧业,处处找机会招摇撞骗,因此欠债无数,许多人不停地打电话向董某讨债。为了躲避债主,董某整日过着东躲西藏,居无定所的日子。然而,还是有不少债主找到董某,催他还钱。董某

走到哪,他们就跟到哪。11月9日,董某被抓的当天,饥肠辘辘的他没钱吃饭,正在街上溜达,他的身后还跟着五六个要债的债主。

  警方称,董某被捕后,董某的家人表示,愿意向受害人李某和唐某赔偿,目前还在协商中。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热线带您了解青海,发现生活!①







































寻常型白癜风
白癜风中医疗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rc/1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