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青海体育四十年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奋发图强、砥砺奋进的四十年,同时也是文化生活日新月异、百花齐放的四十年。作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青海体育在这四十年里节节攀升,大放异彩。
随着全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体育事业也迸发出勃勃生机。回望过往四十载,办大赛,惠民生,强竞技,我省着力抓好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建设、品牌赛事等工作,体育事业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景象。
西海都市报将带您回眸青海体育事业发展的壮丽诗篇,展望高原体育强省的全新篇章。敬请
奥运夺牌一鸣惊人
李春秀是青海竞走里程碑式的人物。年的一个早上,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中学的校园里,李春秀正和同学们做课间操。她出色的身体素质被前来五峰中学“选苗子”的体校老师看中。自此,李春秀便与竞走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李春秀的成绩提高很快,在全国比赛中经常摘金夺银,但在她心中,参加一次奥运会是人生最大的理想。年3月在全国竞走锦标赛10公里竞走比赛中,她以42分47秒的好成绩打破了全国纪录,成功取得了参加第25届奥运会的资格。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春秀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终于以44分41秒的成绩,站在了世界最高级别运动会的领奖台上,自此沉寂了22年的青海竞走运动取得了空前的成绩。李春秀的成功让青海的竞走项目在世界舞台上叫响,更是青海体育史上的里程碑。
李春秀的成功绝不是什么奇迹,这与她的艰苦训练密不可分。“我刚进田径队的时候只有16岁,那时的训练条件特别艰苦。当时我们住的是窑洞,田径场上杂草丛生,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每天都要训练,风雨无阻。”她回忆说。
长期的训练,让李春秀患上了疲劳性骨折,可为了自己的梦想,她一直在坚持。最终,她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当时我的心情很平静,就想着要为自己,为父母,为祖国争光!”李春秀回想起当时自己在赛场上的心情,心潮澎湃。
“和现在相比,我们那时候的训练水平、训练条件、后勤保障等各方面都很落后。现在,经过一代代青海体育人的不懈努力,青海竞走迈上了新台阶,训练保障、人才选拔更加科学、先进、合理,我们青海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竞走人才。”李春秀感慨道。
青海骄傲走向世界
李春秀的成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海运动员努力奋斗,年我省竞走运动员切阳什年我省竞走运动员切阳什姐成为历史上首位在奥运会上夺得奖牌的藏族运动员,这个藏族女孩用她那矫健的身姿,再次把高原儿女的目光吸引到国际体育赛场。
年11月月,切阳什姐出生在一个普通牧民家庭。父亲宫保拉丹说,切阳什姐从小就表现出了运动天赋。学校的运动会上,她总是能捧回奖状。到了到了年年,运动能力突出的切阳什姐进入省体育运动学校开始系统训练,一步一步,最终登上了奥林匹克的领奖台年的伦敦奥运会,切阳什姐获得伦敦奥运会女子子20公里竞走银牌并打破亚洲纪录公里竞走银牌并打破亚洲纪录。
今年,28岁的切阳什姐依然保持着非常好岁的切阳什姐依然保持着非常好的竞技状态,无论在比赛和训练中都展示出了很强的竞争性。今年今年3月3日,在安徽举行的全国竞走大奖赛暨国际田联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选拔赛中,她以她以1小时27分36秒的成绩获得第秒的成绩获得第一名;4月7日,以1小时28分4秒的成绩夺得了秒的成绩夺得了年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葡萄牙站女子20公里冠军;5月5日,年国际田联世界竞走年国际田联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中,切阳什姐代表中国队以切阳什姐代表中国队以1小时小时27分05秒获得女子20公里团体冠军公里团体冠军;6月2日日,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西班牙拉科鲁尼亚站,她又以1小时26分28秒的成绩赢得冠军秒的成绩赢得冠军。
在前不久结束的在前不久结束的雅加达亚运会女子雅加达亚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中公里竞走决赛中,切阳什姐获得亚军。9月26日,在苏州吴中苏州吴中“环太湖”国际竞走多日赛上,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摘得两站冠军,一站第五名的成绩,个人总积分排列第二,切阳什姐也为自己的阳什姐也为自己的赛季画上了一个圆满赛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所有的奖牌背后都是无数泪水和汗水浇灌而成,所有的名誉都见证了切阳什姐不懈坚持和辛勤的努力。从青海海北草原走向国际赛场,切阳什姐从未放慢追逐梦想的脚步。她不仅是目前世界顶级竞走选手,更是中国第一位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藏族运动员。这位已经在世界舞台上走了在世界舞台上走了7年的藏族女孩年的藏族女孩,在国内、国际赛场上收获了诸多荣誉。而她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已超越赛场上的价值,这种精神鼓舞着青海竞技体育发展。
人才济济未来可期
如今,切阳什姐的事迹在海北草原无人不知,她是无数孩子心目中的榜样。竞走让切阳什姐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变,就是这位从青海牧区走出的姑娘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个两次登上奥运赛场的藏族运动员。切阳什姐从海北草原走向世界舞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省竞走队里,有70%以上都是藏族选手。
从李春秀到切阳什姐,光辉成绩的背后,是多年来我省体育人坚持不懈的辛勤耕耘。我省运动员在耐力性项目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结合这一先天有利条件,我省竞技体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竞技体育项目进一步优化,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科学化、理性化,体育赛事逐步体系化。结合青海体育传统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情,摒弃“大而全”,力图“小而精”,主打自行车、中长跑、竞走、马拉松等符合高原体质、培养和训练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项目,从而带动青少年后备体育人才培养,引导群众业余竞技体育运动发展。在训练方面,以一线运动员为核心,开展优势资源分配,坚持科学训练、严格训练,通过引进优秀人才,教练员外出培训等,不断提升训练水平。从年开始,中国田径协会积极推进高原人才开发计划,我省的田径运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体育部门大力推进竞走、中长跑等我省的优势项目更快更好发展,培养出了一批潜力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中崭露头角。
今年5月5日,年国际田联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在江苏太仓开赛。来自我省的运动员切阳什姐、李文秀等代表国家队出战,老将新兵相映生辉,斩获多个荣誉,共同书写我省竞走传奇,创造了近年来我省运动员在单项国际赛事中获得的最好成绩。彰显了青海竞走运动员刻苦训练的成果,也显示出青海竞走男女成年、青年、少年多组别在后备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工作上稳步推进,再次凸显了未来青海竞走的实力和“全面生长”的喜人形势。
我们欣喜地看到,青海竞技体育扬帆远航正当时,迎着国家体育改革的浪潮,期待更加成熟稳健的青海竞走队为国家竞走队伍训练和竞技水平亮相国际大赛,创造更多佳绩。
策划:西海都市报记者:李占轶
责编:李占轶监制:朱西全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rc/1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