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周至人。生于年,篆刻自秦汉入手,后学晚晴诸家,作品兼容汉印端庄浑厚,又渗透封泥发古拙之气。近年又工于砖刻,融合了古建刻字及浮雕刻字的特质,使作品散发出别具一格的金石气。篆刻作品入选新世纪杯书画展、陕西省第三节书法篆刻展、青海省首届民族团结进步杯书画展等,分别荣获篆刻及刻字类奖项甚丰。篆刻作品多次被《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地产市场》、《西海都市报》等报刊杂志刊载。
端阳怀古
豪放
宫司空印
高古
关中人氏
舍得
公车司马丞
大美青海
雄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砖刻拓片)
云水散人
劲健
含蓄
赵魏困横
观自在
上善若水
结庐青松白云处(封泥拓片)
雪夜访戴
咸阳工室丞
秋老虎(附边款)
后记
任何一种艺术都在追求一种与自然的交融,篆刻的自然与大自然的自然不是一回事,艺术中的自然是近乎技而达到道的境界表现,是创作者的匠心运营而又能达到湮灭斧凿痕迹的境界。当然,这一种湮灭需要操控者把深厚的综合素养转化为刀法。秦汉印之所以流传千古,令后人难以企及,不仅在布局上的变化无穷,更不是简单的文字排列,而是形式布局纳入了中国人传统的”内圆外方“式的审美情趣,使布局的经营出其不意,看似简单,品则妙趣横生。林护兄的印出于秦汉,抓住了印章整体的意趣,从构图章法到刀法的运用都由形入自神出,从秦汉来而后入明清流派,在参以现代的元素和个人的审美。
林护兄属于大器晚成者,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辛劳,秦汉古玺、封泥却拿捏的及其精到。但对于从艺者而言这个年龄才是感悟与学识成熟的阶段,正处在厚积薄发的黄金时期。在治印的行当,即就谁对印章能百分之百的理解,从技法上也是很难做到的,在某些程度上技法只是一个附属的工具,为它执着的并不是刀法上这些小技,但林护兄就是这样一个在刀法和思想上并进的不懈追求者,不甘于每一方完成的作品,永远迂回于现在进行时,这一种迂回不是原地踏步走,是先继承传统而后学的脚踏实地。他是一个”知足而知不足“的人,在他的眼里至今自己没有创作出一方完美的作品,这恰恰是一个篆刻家难能可贵的补缺心里——物忌全盛,人忌全美,看来缺憾才是力求完美的福根。他所追寻的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的心境,似乎印证着自己的人生的轨迹——天然而不事雕琢,倾以大美之心,印以心灵之符。
本期编辑/袁相逢
?
以大美之向定格回庐之心赞赏
长按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擅长白癜风的辩证论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nr/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