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焦点癌症是种慢性病没错

说起慢性病,人们往往先想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可是数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已把癌症从“不治之症”到“可以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

如今,癌症如许多慢性病一样既可以预防,也可以通过规范、合理地治疗得以控制。许多人之所以惧怕癌症是因为对癌症的认识不够,因此,全面了解并正确认识癌症已然成为了人们预防和治疗癌症的基础。

癌症成为慢性病的两大原因

大部分人谈癌色变。人们通常以为一旦患上癌症,就意味着不久于人世。好像是,病来得快,人死得也快。

“可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各个国家都普遍重视癌症的预防和早诊早治,以及临床医学诊疗技术提高,人们对癌症的治疗较以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癌症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生存时间也明显延长。”医院肿瘤内科二病区副主任、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李国元教授说。

  世界卫生组织将原来作为“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义为可以调控、治疗,甚至治愈的慢性病,原因基于两点。“一是癌症具有慢性病的普遍特点,例如病因复杂、多种危险因素、长期潜伏、病程较长等。而且它发生、发展的过程很缓慢,有一个长期渐进而累积的过程,一般需要5年到20年。二是即使发生了,通过早期发现并规范化治疗,癌症是可以控制和治愈的。”李国元认为。

术后治疗让癌细胞不再“苏醒”

癌症的治疗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在临床上,一些患者在做完手术、放化疗之后,就认为癌细胞被杀死,治疗已经结束。

  医院(医院)肿瘤三科主任王嵘说,经过手术、放化疗后,癌症病情只是暂时“休眠”,一旦残留的癌细胞滋生,癌症就会卷土重来,甚至引起扩散转移。

  湟中县的吴先生年仅53岁,几年前他确诊为食管癌中期,手术切除后治疗效果比较好,术后身体恢复得也不错,食量渐渐恢复到之前的水平,甚至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吴先生以为自己的癌症已经治愈了,医院复查。可是前段时间,吴先生腹部开始出现剧烈疼痛,到医院检查发现癌细胞已经转移了。

  “癌症患者术后,应遵医嘱定期作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作为治疗效果和疾病变化的评估依据,也可作为是否有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追踪依据,还可为术后恶性肿瘤变化提供早期发现、早期采取对策的参考。”王嵘说,许多人手术治疗后,就误以为肿瘤已彻底清除,对于后期的巩固治疗并不太重视。事实上,手术后应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做后续治疗,如放化疗、生物治疗等,以清除掉术后可能残余在体内的癌病灶,达到防止症状复发,癌细胞扩散的目的。

从“一切了之”到“带瘤生存”

手术仍是癌症治疗的主要办法,可是恶性肿瘤并非一切了之这么简单。“每次门诊,总会遇到一两个这样的肿瘤病人,拿着一张检查结果,要求赶紧手术切除。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大部分癌症手术治疗前,医生不仅要确诊,还需对肿瘤情况、有无远处转移及病人身体对手术的耐受情况进行评价,从而选择最适合病人个体的治疗方案。”王嵘说。有的患者可以马上手术,有的就需要调理身体状况、提高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后再手术,还有一些需要先放化疗然后再考虑手术和其他辅助治疗手段。

  当然,会有不少患者或家属认为在等待手术的这段时间,很可能会使癌症进一步发展。实际上,如果在等待检查结果这段有限的时间内癌症快速发展,本身就说明当下做手术并不适宜。

  而且,“对于瘤体稳定或瘤体生长缓慢,癌细胞不再明显扩散,病情长期稳定甚至趋于好转,可以考虑‘带瘤生存’。对于中晚期无法治愈的肿瘤病人,‘带瘤生存’是一个现实、务实的治疗方法。”李国元说,对于中晚期的癌症患者,应将“带瘤生存”当成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糖尿病长期服用降糖药一样去理解,消除病人的过度担心甚至是恐慌,更有利于治疗。

  “其实与同为慢性病的一些末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相比,很多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还要高些。”李国元说。

慢性病需要慢治疗

一些患者或家属,在治疗过程中,执意要求药吃最贵的,仪器用高端的,技术要顶尖的,最后却未必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适合自己的治疗才是专业的。”王嵘说。

  近年来,随着生物治疗的风靡,有些经济条件不错的患者不论自己的病情是否适合使用生物治疗,都会要求医生试一试。前几天,王嵘就遇到了一个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在外地听说生物治疗效果很不错,就一定要求医生给她做生物治疗。可是,她的检查显示为食管癌早期,身体状况也不错,应该首选手术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在临床工作中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细胞免疫治疗。王嵘认为,癌症治疗需“因病制宜”,综合治疗,选择适合患者自身和病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而不是盲目追求高精尖,听信一些机构对新治疗技术效果的夸大宣传。“以目前的生物治疗技术水平,还只能作为手术、放化疗这些主要治疗手段的辅助治疗手段。”王嵘说。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我们必须消除误区,调整平和心态,积极应对。不恐惧,不盲从,不入歧途,走一条正确的诊疗道路。应该与亲友、医护携手同行,积极与癌症这种慢性病进行漫长的斗争,迈向更美好的明天。”李国元说。

抗癌食物靠谱吗

网上所谓的“抗癌或防癌食物”,大多数是大蒜、番茄、西蓝花、绿茶、红薯、苹果之类的植物性食物,医院肿瘤内科二病区副主任、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李国元教授认为,这一点,并没有太大科学问题。

  根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专家组的防癌建议,其中有一条是:多吃植物来源的食物。“之所以强调粗加工谷类、非淀粉蔬菜和水果以及豆类的重要性,是因为这些食品都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各种微量营养素,并且具有低或较低的能量密度。”李国元说,不过,对于食物的抗癌效用,不是简单的“能”或“不能”,而是要按照食物与癌症之间的联系强度区分为:“充分的”“很可能的”“有限的/提示性的”和“不可能的”。

  以蔬菜水果类为例:多叶绿色蔬菜、胡萝卜、花椰菜、芦笋等“很可能”降低口腔、咽、喉癌、食管癌、胃癌的危险性,“有限”证据证明能降低鼻咽癌、肺癌、结肠直肠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大蒜“很可能”降低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性;“有限”证据证明胡萝卜能降低子宫颈癌的危险性;水果“很可能”降低口腔、咽、喉癌、食管癌、肺癌和胃癌的危险性,“有限”证据证明能降低鼻咽癌、胰腺癌、肝癌、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性。

不同食物预防不同癌症的研究证据力度也不同。“因此防癌不是吃某些抗癌食物这么简单,还要考虑其他多种因素对癌症发生的影响。”李国元说,此外,再好的东西也需要食之有“度”。合理的膳食、减少致癌物或致癌前体物的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合理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定期参加体检或作预知疾病风险的基因检测,这是目前防癌的主要方法。

西海都市报记者/唐楠

监制/王运卓编辑/卢晓茜

赞赏

长按







































鍖椾含涓鏄叕绔嬪尰闄㈠悧
涓撳鍛婅瘔浣犲懖缇庤帿鍙镐钩鑶忔不鐧界櫆椋庢晥鏋滄庢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jj/6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