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高的楼房是砖木结构,木头梁,木头楼梯、木头地板、木头门窗,走近楼内发出“咚咚”的实木地板响声,历史的韵味便在心间弥散开来,门框的轮廓为酷似陕北窑洞的圆拱形,又体现了中式风格,很有特色
与西宁街头四处林立的宾馆饭店相比,西宁宾馆这座我省最年长的宾馆犹如常青树般矗立闹市,从楼堂建筑、庭院环境、人文服务等各方面流露出历史积淀的沉稳、内敛,而散发迷人色彩如今的西宁宾馆与时俱进,提倡“花园式的家”宾馆,在为四海宾朋营造“回家”氛围的同时,也给人带来许多意想不到——西宁宾馆所拥有的花园颇有些来头,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一个大户人家的私家花园
从喧闹的街市走进西宁宾馆,庄重古朴的苏式楼房让人肃然起敬,沿着两边绿青海西海都市报电话荫环绕的道路走进庭院,一座青灰色的楼房在枝叶缝隙中露出脸来,似一位安详的老人,安静地诉说这座城市的历史
当年,从北门城楼上拆下来的长条大青砖、木头就直接搬到这里建造了现在西宁宾馆的1号楼从外面看,建筑的正面成圆弧形,楼房左右呈中轴对称,中间高两边低,中间主楼高耸,回廊宽缓伸展;墙壁厚实,框架很大,门框有花纹装饰,窗户高而窄,以青砖和水泥为主要构建材料,呈现出苏式庄重的青灰色调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西宁宾馆是青海唯一的国宾馆,入住时,除非有县处级以上介绍信才能入住宾馆,当时承担主要接待任务的是2号楼,1号楼由于是1953年建成,没有独立的卫生间,相对来说档次较低”1978年到西宁宾馆工作的王存成说
3号楼是带着政治的重任而建设西海都市报广告的,只有两层高的3号楼,里面是大大小小的会议室,满足我省各级会议召开的需要“当时省上的重大的会议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如省上两会、妇女代表大会,省州县乡的四级干部会,学习、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等都在这里”王存成回忆说
本报记者 魏金玉文/图
在泛黄的老照片中,朱德站在西宁宾馆2号楼五楼顶的平台上踢腿锻炼,身旁是华表造型的灯柱,身后是六层主楼的门,门两边的壁灯清晰可见如今,登上五楼楼顶的平台,与朱德合影的灯柱依然矗立在原地,通往平台的门、门两侧的壁灯等保存完好,与照片中没有两样
3号楼为全省大大小小会议服务
1955年,西宁宾馆2号楼开始建设,虽然也是苏联专家设计建设,但与1号楼相比,2号楼为砖混结构,高六层,房间设计建设中多以大西海都市报广告电话的套间为主,每个房间都建设有独立的卫生间,地面铺就手工编织的红地毯“我1988年刚到西宁宾馆上班的时候,看到手工编织的红地毯,厚厚绒绒的特别好看,在这里工作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西宁宾馆办公室主任杨海凤说
经过了60年的风风雨雨,西宁宾馆依然保留着曾经种植的树木,一万四千平方米的绿地让整个大院变得草木葱茏,繁花娇艳,鸟语花香,成为闹市中的“世外桃源”,处在城市的中心,但又远离城市的喧嚣
从外形来看,2号楼也是左右呈中轴对称、中间高两边低的苏式建筑但与1号楼不同的是它内部房间的设计,楼房的细节和配套设施2号楼以套房为主,这也和当年它“国宾馆”的身份有关在2号楼的大厅中我们能看到多位国家领导人下榻西宁宾馆的老照片,更有朱德在青海西海都市报2号楼为青海题字、在楼顶平台锻炼的珍贵照片
此外,在2号楼前,我们看到多根华表造型的灯柱整齐地排在楼前,1号楼和2号楼之间的花园水池两边,也有多根华表造型灯柱60年如一日般守着这片宝地,似乎在向八方宾客诉说着这座花园宾馆深厚的文化历史可见,西宁宾馆对苏式建筑的保护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行走其中,任由青砖墙保持它的本色更令人叹服的是,建筑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得到了充分尊重与保护,随后新盖的建筑也都与主体建筑保持一致的风格
接待多位国家领导人的2号楼
城市的历史,最直观地反映在它的建筑上,建筑是城市文化与历史记忆的载体,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反映了不同的建筑文化,也是一个时代集体记忆的遗存其中苏式建筑就是这样一个特殊年代和风青海西海都市报电话格的“红色建筑”的代表
在清末私家花园上建起的宾馆
用古城楼砖木而建的1号楼
在20世纪50年代,因城市建设需要北门城楼被拆除,也就在这个时候,相望北门而建的西宁宾馆诞生了
有着60年历史的西宁宾馆虽身处西宁闹市,却有着意闹中取静的悠然自得和煦的阳光洒在颇有些年头的建筑和树木上,似乎很轻易地让人卸下尘世的烦恼,随之而来的是宾至如归的亲切,倘若在庭院中行走观赏一番,定能让入住这个“家园”的宾客,对这个“家园”历史厚重的敬意油然而生
老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更是一种直观的载体,它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变迁的痕迹受自然灾害和战争、城市建设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许多老建筑没能留存下来,使城市的历史文西海都市报报电子版化传承缺少了直观的见证,也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西宁宾馆总经理蔡龙云说:“当年建设西宁宾馆时,专门请来苏联的专家设计,建造的技术指导也是苏联的专家因此,1号楼是苏联式建筑,老百姓也简称为苏式建筑,而且是西宁唯一一座拱形设计的苏式建筑,目前已被西宁市列为市级文物遗迹保护”
照片之外,我们看到主楼两边的平台上,各矗立着六根华表造型的灯柱,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而六楼主楼的廊檐下,我们更是看到了当年工匠的独具匠心,祥云造型的翘角,安置在建筑的每个棱角处,和楼房浑然一色,却给规矩硬朗的苏式建设平添了几分俏丽
西宁是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城,早在修筑城墙时,在古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开一个城门,并建起了四座城门楼西海都市报数字版如今的西宁市北大街的最北端,就是当年北门的原址,因当时北门与湟水河相望,北门坡下又有北门泉,又俗称“水门”,故城楼匾题“拱辰”
坐北朝南,后有湟水河绕城而过,前有北门泉清澈甘冽、四季不竭,如此风水宝地自然是大户人家抢占的福地清末年间,冶姓大户人家在此修建花园楼台,随后被人们称为冶家花园,院内花木丛生,景致幽雅民国时期,马步芳的财政公署毗邻而建1953年开始建设的西宁宾馆就是在冶家花园的基础上建设的,保留了当年私家花园的树木花园,建设宾馆所用的砖木材料更是就地取材,将北门拆下来的大青砖和木料直接拿来建设宾馆楼房,这就是如今西宁宾馆的1号楼
白癜风白斑怎么会出现探讨白癫风用普特彼能擦有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