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西海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全省和全市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5%和7.8%;新增市场主体2.7万户,总量达41.4万户,城镇新增就业4.25万人,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取得积极成效。
西海岸新区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1%。西海岸新区供图
“平台+小站”服务送上门
中小微企业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找准助企惠企切入点,把稳市场主体的“政策包”第一时间送上门。
针对涉企服务事项多、多头办等问题,西海岸新区通过开发一个智能平台、布局一批服务小站,数字化、便捷化促进企业服务。西海岸新区开发的“希企通”企业服务云平台将涉企服务事项集成嵌入平台,企业可通过手机APP、西海岸新区政务网随时反映生产经营中的诉求问题。平台上线以来,已收集解决企业诉求事项余个。
为弥补线上平台对企业服务覆盖不够等问题,西海岸新区还在23个镇街的重点产业园区或企业聚集区布局建设个“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小站”,为周边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纳税、融资等涉企事项的就近办理,打造“零距离”“一站式”服务企业的综合性“微平台”。
干部大走访架起连心桥
变企业“上门找”为政府“送服务”,西海岸新区转变服务理念和工作方法,通过面向全部市场主体开展大走访活动,让企业变得更舒心。
今年6月开始,西海岸新区1.7万余名机关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全部下沉基层一线,对41万余户市场主体进行逐一走访。活动开展以来,共收集各类问题诉求和建议6.5万余条,现场解答和协调解决4.8万余条。在第一阶段走访基础上,西海岸新区又选派0余名处级干部作为企业服务专员,与全区0余家重点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建立“一对一”VIP联系渠道。
下一步,在保持人员和所联系市场主体总体不变的前提下,西海岸新区还将持续3年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彻底打通服务市场主体的“最后一公里”。
“红黄灯”为督办考评把关
对企业反馈较为集中的金融、土地、用工等共性复杂问题,西海岸新区在区级层面研究形成助企惠企的政策办法或长效机制。
针对企业反映的物流成本高的问题,在去年开展的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改革基础上,西海岸新区再次加码,将胶州湾高速公路红石崖至黄岛东双向路段的免费对象扩容为一至四类货车,惠及全区余家货运企业,降低通行成本0余万元。针对企业普遍反馈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制定出台“一金两贷双保险”等惠企政策,设立总规模亿的共同富裕基金,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保生产、稳岗位。
西海岸新区还建立了督办考评机制。通过实施“红黄灯”管理和“好差评”考评制度,企业可以通过平台查看诉求办理进展,对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对工作质量不高的单位和个人挂牌督办,整改不力的在全区进行通报,并计入单位年度综合考核成绩,保障涉企问题解决落实到位。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张孝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