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亮出新名片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

荒凉、缺水、贫穷曾是固原的老标签,“走出大山”曾是西海固年轻人的向往。现如今,旧日的荒山秃岭变了模样,干涸的河流重新流出了清清溪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万元大关。西海固撕掉了老标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幸福路。

这里是彭阳县著名的网红打卡地,金鸡坪梯田风景区。每年4月至10月,来这里看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它是彭阳县小流域治理的一个示范工程,属于阳洼流域。

这张图片摄制于30多年前,真实记录了彭阳县阳洼流域最初的状况。寸草不生的荒山无法蓄积住雨水,贫瘠干旱的土地几乎不长粮食,“春天种了一料子,秋后收了一帽子”,农民的这句民谣形象地描述了当地广种薄收的景象。

当时,固原山区的农民只能依靠救济粮过日子。解决温饱问题,成了当地领导干部最棘手的事。今年90岁,时任彭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的贾世昌却把植树造林作为全县工作的重心。

彭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贾世昌

缺水就没粮,没粮老百姓就贫,要解决水的问题,必须把大自然搞好。

从此以后,每逢春秋两季,上山植树造林成了彭阳县干部群众雷打不动的任务,没有机械,他们就动员数十个村子的上千名父老乡亲集中到一个流域上,展开千人造林大会战,一座山一座山绿化,一面坡一面坡治理。

彭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贾世昌

群众和我们同命相怜,把他致富的心气提起来,我要在这个地方生存,我必须要种树。

彭阳县的很多地方都是陡峭的山沟,而这些地方往往是一些滑坡区,如果不治理,就会逐年塌陷,成为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为此,彭阳县成立了造林队,当时,刚从林业学校毕业的杨凤鹏担任造林队的队长。为了蓄积宝贵的雨水,他们造林前,要沿山挖掘出战壕一样的造林带,每栽种一棵树,平均要挖两方土,每个人每天的工作量相当于要挖12方土,如果把彭阳县造林的土方量累积起来,完全能建造一座新的万里长城。

彭阳县林业造林队队长杨凤鹏

把土疏松一下,根能扎下去,把地面径流能收集到里面,树栽好以后,像我们这几年,成活率能达到95%以上。

37年来,彭阳县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30.5%。营造的生态林带可以环绕地球赤道三圈半。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1%提高到76.3%,每年减少万吨泥沙流入黄河。百万亩桃杏花海、百万亩旱作梯田、百条生态示范流域等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景观,成为彭阳县一张靓丽名片。当年荒凉的阳洼流域成了现在的风景区,彭阳县在阳洼流域的金鸡坪梯田公园,打造了万亩的鲜花海洋,盛夏和初秋时节,漫山遍野的菊花、百合花竞相绽放,花香四溢,美不胜收,从高空俯瞰,好像大地伸出的大拇指,为美丽彭阳点赞。

彭阳县县委书记赵晓东

我们这几年群众的收入,通过生态建设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群众收入从10年前三千多块钱,到去年的一万一千块钱,每年按两位数增长,初步实现了山绿与民富的结合,也是扎扎实实地践行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种理念。

据最新数据显示:固原市的森林覆盖率平均达到了30.5%,降水线持续向北推移,近5年的降雨量突破了毫米以上,去年的平均降雨量突破了毫米。

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来客,再说到对西海固的观感,都常常用“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今非昔比”来形容自己欣喜的心情。

新华社记者范思翔

固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画卷,我们看到一个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一个新的固原图景。

记者:杨治宏韩笑

编辑:刘赛徐海鹏

实习:胡严方郝若琳

责编:张婷

↓↓↓这些新闻你不该再错过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jj/12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