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石油开发史上,有一个人的名字始终被人们铭记,他就是王进喜。很多青海人不知道的是,这位令全国人民学习和敬仰的英模,很有可能是青海人,他的出生地在今天海东市乐都区中岭乡泉沟村。年,油田井喷,王进喜不顾腿伤,跳进了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止了井喷。(资料图片)王进喜(资料图片)拉有清,乐都区政协原副主席、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他是我省最早考证王进喜是乐都人这一可能性的学者。从年至今,他走访了青海省乐都区、甘肃省玉门市、黑龙江省大庆市等地,采访了不少与王进喜有关的人,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相关证据。年10月28日,在拉有清的陪同下,我们驱车前往了乐都区中岭乡泉沟村。泉沟村位于祁连山余脉深处,属于浅脑山地区。通往泉沟村的道路蜿蜒曲折,两侧的群山逶迤。泉沟村共有户村民,这里很有可能就是王进喜的出生地。考证传闻在前往泉沟村的途中,拉有清向我们介绍了他第一次听说王进喜是乐都人这件事时的情况。那是在年秋天,一次朋友聚会上,拉有清和好友李永文聊天,他们的话题不知怎么就聊到了王进喜。“李永文知道我喜欢文史,就说他有一个信息可以提供给我。他说,王进喜是乐都中岭乡人。年,他在乐都师范念书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件事儿。”拉有清说。乍一听到消息,拉有清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三个字“不可能”。但他还是认真听了李永文所知道的关于王进喜的事情。当时,李永文告诉拉有清,自己的外公家在乐都泉沟村,外公名叫王登柱,王进喜是他外公的侄子,也就是他的舅舅。李永文还说,王进喜小的时候,还曾给他外公家放过羊。拉有清回家后思虑再三,最终决定着手考证王进喜是乐都人这件事的可能性。拉有清调查的第一站就是泉沟村。年的初春,拉有清在中岭乡党委书记朵春英的陪同下来到了泉沟村。“当时,我不知道找谁,只好到村委会问一下,是否有人听说过这件事情。”拉有清说。王存海是泉沟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拉有清第一个询问的对象。面对询问,王存海斩钉截铁地说:“知道啊,王进喜是我三爷爷的儿子。”泉沟村王十梅摄王进喜寄来的皮靴10月28日,当我们到达泉沟村村委会时,王存海已经等在门口,和他一起等待的,还有82岁的王进鑫老人。在泉沟村,王姓共有七户,他们同属一族。在王家,“登”字辈后是“进”字辈,之后是“存”字辈。王存海说,他最早知道王进喜,是在三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文章的标题他至今记忆犹新——《石油工人王进喜》。“学了那篇课文后,我被王进喜的精神所感动,就拿着书本去找父亲,想让他也了解一下王进喜的事迹。”王存海说。谁知,看了课文后,父亲告诉他,王进喜是他叔叔。王存海介绍,他的父亲名叫王进业,是王进喜的堂哥。“我父亲毕业于黄埔军校,后来被分配到了国民党驻扎在武威市的骑五军。武威解放后,父亲成了武威双树乡朱家村的一名老师。此间,作为堂兄弟,王进业和王进喜有相互往来。年,王进喜还将他和王进邦的合影照寄给了父亲作为留念。”王存海说。年,王进业回到了故乡泉沟村,此后几年,王进业和王进喜之间依然有书信往来。王进喜还随信寄来过两双鞋子,一双毡靴,一双翻毛皮靴。王进业健在时,鞋子和书信一直都有保存。可是多年前,因为泉沟村的自然条件差,很多村民搬迁到了格尔木。“东西原本在弟弟家中,后来弟弟家搬迁到格尔木,书信和毡靴都遗失了。如今只保存一双王进喜送给父亲的翻毛皮靴。”这双翻毛皮靴目前珍藏在王存海家中,皮靴看起来非常笨重。“这双翻毛皮靴是父亲从邮局背回来的。”王存海说。王进业曾与王进喜交往密切。王十梅翻拍王进喜寄给王进业的翻毛皮靴。王十梅摄颠沛流离的童年王进鑫老人是王进喜的堂弟,可惜因为年龄差距比较大,他对王进喜的印象很模糊。但他从家中老人那里听说了许多王进喜的事情。在王进鑫老人的讲述以及拉有清的考证下,王进喜在青海的生活脉络变得逐渐清晰。那还是在马步芳统治青海时期,马步芳到处抓壮丁。当时年少力壮的王登宝,被马步芳军队抓壮丁到了西宁。在西宁,王登宝认识了王进喜的母亲李氏,二人喜结连理。年10月8日,王进喜出生了。在泉沟村生活的日子虽然清苦,但是王进喜一家还是过得很幸福。王进喜会帮助伯父家放羊。年,那时青海还没有建省,青海很多地方还隶属于甘肃省。当年,甘肃古浪大地震的创伤还没有抚平,一场空前的大旱又侵袭甘肃五十多个县,成千上万的灾民涌入西宁、湟源等地。民和、乐都等地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为了糊口,王进喜随母亲李氏辗转逃难到了西宁。“在西宁,王进喜母子依靠卖酿皮为生。”拉有清说。王存海说:“我四叔王进治当时在西宁读书,他曾告诉我,当年他课余时间还会到王进喜家串门,给他们打下手、拉风匣。那时候的王进喜大概有八九岁。”后来,王进喜的父亲王登宝去世了。王存海说:“王进喜父亲的丧事是我爷爷王登奎和叔叔王进成一起去西宁办的。爷爷说,王登宝的尸骨被停放在当时西宁的寄骨寺中,后来他们将他安葬在了西宁。”也许是因为家中没有了劳动力,王进喜家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十来岁的王进喜便出了门,到外面去谋生计。“王进喜边逃荒边打工,辗转到了甘肃玉门。”拉有清说。年,王进喜的母亲去世后,因为当时的通信落后,交通不便,王进喜便没有回家奔丧,丧事还是由泉沟村王家的人来办理。王进喜还有个弟弟名叫王进邦。“办完王进喜母亲的丧事后,因为举目无亲,爷爷便将王进邦带回了泉沟村。”王存海说。王进鑫老人是王进邦儿时的玩伴,当时他们还给王进邦起了一个绰号叫“西宁糕”。王进鑫老人说:“王进邦从小就患有气管炎,我记得很清楚,每次我们一起玩耍,剧烈运动后,他便会不停地咳嗽。大约在王进邦13岁的时候,王进喜回乡探亲,将他带走了。”年,王进喜病逝前的那段日子,王进邦就一直陪伴在病榻旁。王进鑫是王进邦儿时的玩伴。王十梅摄王进喜两次回乡探亲在考证王进喜生平的过程中,拉有清接触了很多可能了解情况的人并获悉,王进喜在玉门和大庆工作期间,曾两次回青海探亲。王进喜第一次来探亲是在年土改以后,当时他在玉门油田工作。那次回乡探亲,王进喜来得很匆忙,到老家后带着弟弟王进邦就离开了。王进喜第二次来探亲是在年前后,这次探亲他没有到泉沟村,而是去了家住高庙镇柳湾村的堂姐家。今年73岁的王廷礼是王进喜堂姐的小儿子。王廷礼向拉有清介绍了他所了解的情况。王廷礼告诉拉有清,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和母亲说,他在大庆有一个舅舅,只是一直没有见过面。王进喜第二次来探亲的时候,王廷礼还是一名学生。他记得有天回家,听见母亲说他大庆的阿舅来了,让他去问候一下。因为年幼,王廷礼问候过后,便去玩耍了。他只依稀记得,当晚王进喜住在了他家,第二天他去上学后,王进喜就走了。王进喜走的时候,将一件棉衣给了母亲。王恒华是当时柳湾村的会计。他告诉拉有清,早在生产队时期,他就听王廷礼的父亲说,他们有亲戚在大庆工作。王廷礼的父亲之前曾写过几封信给王进喜,后来王进喜回了信,说是要回老家来探亲。不仅王进喜,王进邦也曾回乐都探亲。今年73岁的王进洪是王进邦的堂弟,多年前搬迁到了格尔木。他清楚地记得,王进邦来乐都探亲是在年。王进洪向拉有清介绍,年王进邦和一个姑娘一起回了乐都探亲和祭祖。因为离开多年,王进邦不太记得祖坟的位置,便由王进洪带他上坟。王进邦二人住了一晚后,第二天便走了。大庆曾派调查组来乐都拉有清在走访过程中,还掌握了一条重要的线索。拉有清说:“据了解,年前后,曾有大庆市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以调查外调人员的名义,带着介绍信到乐都来调查王进喜的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负责接待工作的是曾任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思文林和他的两位同事,当时思文林是乐都县委组织部政治组负责人。”了解了这条信息后,拉有清通过电话采访了已过耄耋之年的思文林。思文林回忆说,当年的确有大庆市的同志来调查王进喜的出身和家庭情况,调查组的同志去了中岭乡作了一些调查,之后便走了。“这次调查,从侧面证实了王进喜很有可能就是乐都人。只是大庆调查组的人来去匆忙,也没有留下任何材料。”拉有清说。辗转玉门、大庆调查据记载,王进喜于年10月8日出生在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父亲名叫王金堂,祖籍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羌白镇焦家村。为了考证王进喜的出身,拉有清到了玉门市。当年的赤金堡如今已是赤金镇。拉有清在赤金镇找到了王进喜的侄孙王全。“可惜他对王进喜是否与青海,与乐都有关,并不知情。他说,在赤金镇知道王进喜生平的老人都已去世,现在的人都不了解相关情况。”拉有清说。后来,拉有清又到了大庆市,他想向王进喜的儿子王月平了解下情况,可惜王月平因为身体原因,在海南省疗养。最后,拉有清找到了王进喜的孙子,可惜他对爷爷王进喜的具体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乐都人?玉门人?经过两年多的调查和考证,拉有清认为,王进喜就是青海乐都人。前段时间,关于王进喜可能是乐都人的消息不胫而走,这条消息很快便得到了玉门市党史办的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bbts/8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