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把生产搞上去,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时的殷切期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搬出大山、摘掉贫困帽子的班彦村,在巩固产业项目上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打起了旅游牌,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又一次迎来惊艳蝶变!游——生态农庄初具规模5月22日,《西海都市报》记者又一次走进班彦村,村里最大的变化是搞起了乡村旅游。旅游得有看头,班彦村的“看头”在村大门对面。这里建起了一座生态农庄,打造百亩花海,引进丛林探险项目,修建两公里长的游步道,于去年11月开工,投入万元。看,百亩花海里种上了芍药,花苗已长到小腿肚,七八月就能开出大朵大朵的花儿;樱桃树、杏树、花椒树结合地形栽种,错落有致,明年就能挂果。你要是夏天来班彦,坐在凉亭里,吹着小风,闻着花香,吃着水果,岂不美哉。谁能想到今天的班彦是这般模样,它再也不是那个吃不上水、走不出山的班彦了。游步道在花海中蜿蜒,走着走着你会看见正在建设的丛林探险项目,远处还有一条水平距离米的滑索,再过10天所有项目都将完工,这里也将成为班彦村的红色研学基地。沿游步道往下走就到了河边,一条新修的硬化道路穿过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杨树林,这片被泉水滋润的树林将被打造成烧烤营地。春风拂过杨树林,班彦村第一书记袁光平笑着说:“去年有人来村里参观,预计今年会超过这个数。”摘——温室大棚瓜果飘香“老兰,我们来看看你的大棚咋样了!”赏花、探险、烧烤后,你还可以采摘水果。去年初,村里建了五座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发展特色种植业,形成一条休闲观光、采摘、销售产业链。袁光平口中的老兰全名兰公却,58岁,上个月向村里交了2.5万元租金,承包了8座温室大棚,一座大棚种人参果,4座大棚种4种颜色的小番茄,共投入4万元。老兰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前半辈子围着田间地头转,以务农为生。他别的不会,就是农活干得好,便承包了大棚,从此一家人围着大棚转,忙的时候雇了50多名村民帮忙。他笑着说:“估计一年能净挣4万块钱。”袁光平介绍,老兰的人参果苗和番茄苗都是互助土族自治县蔬菜办提供的,还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员隔三岔五就往班彦村跑,指导老兰翻地、种苗、施肥、养护,真是帮了大忙,老兰的心踏实了,更有干劲了。瞧,老兰能挣4万元钱,村里多了2.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又能吸纳几十名村民打工,一年每人可增加元至2.6万元收入,多好。一两个月后的班彦村鲜花盛开,瓜果飘香。兴许是想到这个场景,在大棚里埋头干活的老兰媳妇李旦件索笑了。购——班彦特产任你挑旅游可不得买点礼物带回家,在班彦村能买什么呢?当然是有名的酩馏酒和土族盘绣。班彦村投入万元修建了一座酩馏坊,注册了“班彦”商标。踏进酩馏坊院子,酒香扑鼻,两排酿酒大缸格外惹眼。老板曹成库笑着招呼:“来,尝一口!”去年3月,曹成库承包了酩馏坊,5月开始生产。一年酿造了30吨酩馏酒,主打四款产品,远销江苏等地,年收入万元,拥有8名固定员工。今年,曹成库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叫“8·23”,纪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班彦村,感恩党中央的亲切关怀。这款酒很受欢迎,他不满足,准备扩大生产,目标年收入万元。吕秀莲是酩馏坊员工,月工资元,能在家门口上班,她很满意。她笑着说,“这里好,离家近,出门十分钟就到了,工作稳定,比在外面打工轻松,还能照顾到家。”酩馏坊隔壁是盘绣园,绣娘们盘腿席地而坐,一边聊天,一边飞针走线,笑容绽放在一针一线中,绣出幸福生活。盘绣园外是正在施工的民俗创客培训基地,总建筑面积.57平方米,包括体验馆、研讨馆、研发室、民俗展馆、手工艺坊、培训室、餐饮、民宿等相关配套设施,预计10月竣工。到时候,班彦特产任你挑。吃——农家乐、民宿等你来走走玩玩、转转买买、吃吃喝喝,才叫旅游。来了班彦村就要吃八眉猪肉、驴肉,都出自村里的养殖基地。村里整合农家乐和民宿服务旅游,目前开了10家农家乐、6家民宿,5月21日招待了多人的参观团。吕氏庄院年6月开业,是村里开得最早的农家乐。老板闫全39岁,以前在青海湖一带当厨师,班彦村易地搬迁后回到村里,闫全租下吕氏庄院,干起了老本行。他笑着说:“村里变化大,水电气通了,交通方便了,我的店每天都有顾客光临,去年一年除去各项开支,挣了五六万元。”挣了钱的闫全时常领着一家人集体出游,并在老村开了一家新店,刚装修完,只等旅游季开门迎客,现在日子更有盼头了。他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孩子身上,尽心尽力教育好下一代,盼着他们多学知识,走出去看看世界,追求更好的生活。“老板,我要一根烤肠。”吕氏庄院外停放着一辆街景房车,拉琼经营酿皮、烤肠等小吃。她看起来一点也不像40岁,倒像个20来岁的俏姑娘,她笑着说:“卖了一年小吃,家里的日常开支就靠这辆车了。”班彦村有12辆街景房车,已做好准备服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要把客人留在这个知恩、感恩、报恩的土族村庄。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年12月,班彦村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为乡村旅游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来班彦村,你一定要参观崭新的感恩展馆,直观了解村里的变化,通过村民们新旧生活对比,感受新时代赋予班彦人的幸福生活。村里新建了班彦村服务中心,卫生所、电商服务点、爱心超市、村史馆、阅览室、活动室、办公室、会议室等一应俱全。今年3月,互助县投入万元发展教育事业,开工建设平方米的幼儿园,预计明年3月招生,服务范围覆盖周围6个村庄。班彦村的好光景真是说不尽、道不完,你来浪一圈就知道了。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得益于脱贫攻坚。脱贫致富的班彦村不光要与全国一道步入小康社会,还要迈出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袁光平笑着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班彦村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建设和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现有产业,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运营模式,让更多村民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袁光平还说:“依托国家和我省乡村振兴政策引导,我们以打造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及青少年户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亮点,以农业产业化及盘绣工艺品加工为重点,以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为基础,通过村容村貌、基础设施、文化建设、治理体系等多方面建设的同步推进,把班彦村打造成集教育培训、休闲旅游、乡村文化体验、现代农业生产、农特产品初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标杆。”班彦!班彦!脱贫致富,班彦村打了翻身仗;乡村振兴,班彦村来了!记者彭娜/文海东/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bbts/1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