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19城争雄,谁是下一个万亿国家级新区

北京皮肤科医院哪个好 http://pf.39.net/bdfyc/140106/4322696.html
                            

凯风

继万亿GDP城市之后,万亿国家级新区呼之欲出。

01

19大国家级新区,谁最有潜力?

新区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受瞩目的经济现象之一。

近年来,新区在全国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级新区、开发区总数超过个,但位于金字塔尖的国家级新区仅有19个。

新区之所以备受推崇,原因是各类新区不仅是招商引资的重镇,也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不过,与经济特区、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等不同,国家级新区是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点,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肩负着以新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重任,对于整个城市的长远发展举足轻重。

19个国家级新区,分布在不同区域:东部沿海地区8个、西部地区6个、东北地区3个、中部地区2个。

其中,上海浦东新区最为特殊。

这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GDP总量破万亿的城区,因此在新时代又被赋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区的重任。

数据显示,上海浦东新区,年GDP超过1.5万亿,占上海全市1/3强。

浦东新区之后,天津滨海新区整体实力居前。

滨海新区曾在年一度官宣破万亿,但由于“挤水分”等因素,最终核查的GDP总量减少了1/3强。

根据最新统计年鉴,滨海新区GDP总量约为亿元左右,离万亿大关仍有一定距离。

考虑到城市整体经济增长势头放缓、高新产业有待培育、人口流出等因素掣肘,滨海新区GDP破万亿仍然面临一定压力,不乏被其他国家级新区赶超的可能性。

在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之后,南京江北新区、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长沙湘江新区等均位居同一梯队。

这些国家级新区,不约而同将年前GDP迈过万亿大关,作为志在必得的锚定目标。

这方面,南京江北新区提出,年GDP破亿,年迈过万亿。青岛西海岸新区、四川天府新区等均有类似的时间表。

这背后的底气,一方面在于均有“强省会”或经济强市作为支撑。江北新区背后的南京,天府新区背后的成都,两江新区背后的重庆等,均为全国TOP10城市,发展势头迅猛。

另一方面则在于国家级新区本身的增长动能。国家级新区,历来都是跨越式发展的典型,借助政策优势、产业优势和资金优势,国家级新区GDP增速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可见,国家级新区地位特殊、增长动能强劲、角色举足轻重,GDP占所在城市经济比重普遍在20%以上,最高的超过40%。

因此,万亿国家级新区的崛起,同样会助力所在城市的经济总量,迈向3万亿、4万亿乃至更高的水平。

02

跻身TOP10城市:

南京的产业突围之路

作为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正在助力南京城市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年,堪称南京的重要转折之年。这一年,南京GDP首次超越作为直辖市的天津,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跻身全国经济TOP10城市,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年,虽然一度遭受疫情冲击,南京仍以多亿的领先优势,稳守第10城之位。

要知道,10多年前,南京GDP总量位列15名开外,在省内不仅不及苏州,甚至还低于无锡。

南京,到底靠什么晋级?

南京晋级背后,横跨苏皖两省、全国首个跨省都市圈的贡献不容低估。

南京都市圈,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的都市圈规划,从国家层面再次确认了南京对于两省的辐射力,对于南京城市能级的提升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参阅《官宣!第5个国家级都市圈来了》)

在都市圈之外,南京从重工业向高新产业的转型,为GDP高速增长奠定了更强的基础。

长期以来,许多人对于南京的印象,要么是“徽京”的戏称,要么是“金陵繁华地”的千古风流,说深一点的,更多也是“老工业重镇”的产业认知。

没错,南京一度是长三角地区重工业城市的代表。

年,南京轻重工业之比为31:69。到了年,进一步上升到14:86。南京曾以石化、汽车、电子、钢铁为支柱产业,在百强企业榜上,重化工业企业一直都是主力,南京钢铁、金陵石化、扬子石化等大型企业广为人知。

重化工业的完善,使得南京完成了从消费城市向工业城市的跨越。

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一步深化,重工业本身存在的产能过剩、能耗突出等问题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bbts/12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