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总编的办报理念上升下沉,追

文丨张辛(《半岛都市报》总编辑)来源丨编辑网(ID:bianjiwang)

中国远未实现一城一报。优势都市报作为老大,没有理由不挺住!当然,挺住要有挺住的办法。目前看都市报的理念要补充八个字:上升下沉,追老引少。

媒体经济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经济是通过影响力将虚拟资本转化为商业价值,把影响力背后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转换为财富。

全媒体时代,举国上下,多种新兴媒体形态一应而起,已然崛起的大型新媒体派出及分支机构一哄而下,东奔西突,攻城掠地,首当其冲的就是市场化程度较高,几乎完全靠影响力吃饭的都市报。同时从全国大环境看,经济增速下降也给都市报经营带来了极大压力。正所谓屋漏适逢连阴雨,行船恰遇顶头风。

这种情况下,都市报何去何从?勇往直前还是改弦易辙?汇入洪流还是独辟蹊径?歧路徘徊还是毅然转身?显然,方向对了,就可以趟出新路,凤凰涅槃;方向错了,说不定从此一蹶不振,万劫不复。

笔者认为,既然传媒经济是影响力经济,既然新媒体抢的主要还是影响力,那么都市报应对竞争的办法,就应当依然是攥紧握住影响力这个牛鼻子。在此基础上,尽快出招,加速转型,实现融合。

一、继续办好报纸,挺住发行量,影响力不能降。

人类要环保,社会要低碳,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从大的趋势看,社会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发行量减少,影响力下降在所难免。

但是,这似乎仍然只是弱者的托辞,因为中国远未实现一城一报。一个城市,都市报有三五家者并不少见。所以,从局部市场竞争的角度讲,优势都市报依然有较大的生存空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优势都市报作为老大,没有理由不挺住!当然,挺住要有挺住的办法。

要适时调整更新办报理念。目前看都市报的理念要补充八个字:上升下沉,追老引少。

上升就是要继续坚持做城市主流、地方权威、办综合民生大报,在权威发布、高端阅读、民生观察,在深度、厚度和思想性上不断追求自己的办报特色

下沉,就是切实做深做透做大做强本地新闻。同时要强调的是办好社区版,要尽快深入社区,全面布局,创办社区报。

追老,这是个全新的概念。十年前,很多都市报可以不顾老年读者的感受,认为老年人是低收入群体,广告商不看好。现在,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一是报纸的读者主体在自然老化,二是老年群体低收入的现状已经得到很大改变,再往后看,社会保障机制越来越完善,以前的有钱人正在变老,而且这些人多数只有一个孩子,负担小,作为老年群体消费意识和能力都大大增强,所以都市报有必要不断加大加重老年版块;

引少,就是引导少年儿童,争取让他们长大后仍然做我们的读者,现在年轻人看报纸的越来越少,这是很残酷的现实,但我们不能主动把他们赶到新媒体去,即使过去,也应当是去都市报办的新媒体上。所以应当想方设法吸引他们,培养他们,留住他们,退一万步讲,即使留不住他们的人,也要留住他们的心。

二、大力举办新媒体,把其他新兴媒体抢去的影响力夺回来。

新媒体不神秘,因为他也是要人来办的。所以都市报兴办新媒体,解决好人的问题即可。哪些人呢?

一是领导人,要明白媒体发展的规律,懂得新媒体,重视新媒体,有互联网思维。要懂得管理,知道如何建立适应新媒体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是采编人才,这个都市报应当不愁,但是要让现有的编辑记者转型,转变为全媒体编辑记者,转变为多面手,不光是技能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思想上观念上的更新。

三是技术人才。包括IT技术和设计人才。尤其是IT技术人才,这是都市报的短板,去年以来国家提倡媒体融合,此类技术人才社会需求量因此激增,水涨则船高,如果你之前没有储备,现在又不舍得出钱,是很难招到好的技术人才的。

四是经营人才。新媒体有新媒体的运营规律,在盈利模式上与传统媒体有很大区别,不了解新媒体的人很难胜任经营工作。

举办新媒体,现在看,创办新闻客户端是捷径。一者是桌面互联网,多数都市报都已创办在先,不必重复;二者是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突破9亿,互联网几乎成为全社会的操作系统,其王者天下生态已成,新媒体要想成就功名,最终都必须进军移动终端。三是对都市报来说,创办新闻客户端不需要重建组织体系,不需要重招采编队伍,不需要筹巨资进行推广,完全可以借助都市报的资源一体两用,成本低、起点高。

创办客户端的同时,也要发展好已有的桌面互联网和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bbts/12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