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ldquo中远海运集运汉欧班

白癜风食谱 http://m.39.net/pf/a_5053104.html

动态一

“中远海运集运汉欧班列”试运行首发

7月3日,满载着机械产品、汽车零部件的“中远海运集运汉欧班列”试运行首发,从武汉市临空港经开区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驶出,由满洲里出境开往俄罗斯。全程公里,预计行驶时间为16—18天。

“中远海运集运汉欧班列”依托中远海运遍及全球的集装箱运输网络和多式联运及延伸服务体系,加上汉欧班列覆盖亚欧大陆的通道优势,将被打造成为全球客户提供全程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的又一品牌。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以国际航运、物流、码头和船舶修造为主业,是国内最早走出去、国际化经营程度最高的央企之一,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领军企业。

年7月19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与武汉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远海运拟在武汉设立长江流域总部,并在建设香炉山铁水联运枢纽场站、布局建设全球服务中心、发展近洋直达集装箱航线、推动江海直达航线、拓展汽车滚装运输等方面与武汉展开合作。

此次合作,利用汉欧与中远海运双方在区位、物流设施、多式联运、客户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开行低成本、高效率的中欧班列,共同建设华中至西北欧铁路战略通道、服务当地经济。

据悉,下一步,汉欧将继续深化与中远海运集团的合作,共建武汉至欧洲、俄罗斯、中亚、东南亚的往返运输通道。

来源:中国新闻网

动态二

“湘欧快线”株洲国际货运班列年内有望开通

打通国际市场货运通道,助力株洲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昨日,“湘欧快线”株洲国际货运班列项目调度会召开,要求各部门倒排进度,确保线路在年内开通运行。副市长黄芳出席会议。

根据前期走访调研,我市拟将“湘欧快线”株洲国际货运班列的站点,定在湖南储备物资管理局三三六处。

目前,上述班列开通运行工作已拟定时间表:8月30日前,完成三三六处铁路专用线的集装箱运输资质申报工作;8月15日前,完成湘欧快线株洲国际班列运行申报;9月20日前,完成海关监管场所建设。各项工作力争在国庆节前完成,确保线路年内开通运营。

“湘欧快线”延伸至株洲,为何刻不容缓?记者获悉,落实全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部署,各市州对于开放发展的认识度与执行力也越来越高。上个月底,“怀化—明斯克”中欧班列已经开通,湘潭也在争取以此打通外向型经济通道。而“湘欧快线”本身依托中南最大的铁路货物编组站——株洲北站,在株洲开通线路,可有效集聚本地和周边货源,结合株洲B保物流中心,加快株洲现代物流行业以及外向型经济发展。

黄芳指出,各部门要提高站位,抓住“湘欧快线”延伸至株洲的机遇,进一步拓展株洲铁路运输优势,推动我市加快建成“一带一部”开放先行区。

来源:株洲晚报

动态三

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将达到47.9亿吨

2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实施《-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以进一步提升运输能力,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产品供给,到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将达到47.9亿吨,较年增长30%。

中铁总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中铁总制定了《-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年,全国铁路货运量达47.9亿吨,大宗货物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其中,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达到28.1亿吨,较年增运6.5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5%,较年产运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全国铁路疏港矿石运量达到6.5亿吨,较年增运4亿吨,占陆路疏港矿石总量的85%,较年提高50个百分点;至年,集装箱多式联运年均增长30%以上。

该负责人表示,为落实铁路货运增量三年行动方案,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和配套措施,确保货运增量和运输结构调整目标如期实现。

一是提升运输能力。以扩充煤炭外运通道能力为着力点,围绕大秦、唐呼、侯月、瓦日、宁西、兰渝等六线和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沿海、沿江等六区域为重点,深入挖掘运输潜力,为铁路货运增量行动提供可靠的运力保障。扩大万吨重载列车开行范围。在唐呼线、瓦日线增开万吨重载列车,到年,将唐呼线、瓦日线打造成年运量1.5亿吨、1亿吨的大能力货运通道。年,蒙西至华中铁路投产后,将开行万吨重载列车,形成北煤南运亿吨级大能力货运重载通道。届时,我国将有大秦、唐呼、瓦日、蒙华等4条万吨重载铁路通道。挖掘既有通道潜力。充分发挥去年开通运营的兰渝铁路、西成高铁等新线作用,释放宝成、西康铁路等入川入渝通道能力,预计新增运能万吨;挖掘宁西、侯月等铁路运输潜力,预计新增运能万吨。强化机车车辆装备保障。未来三年,铁路总公司将加大投资力度,新购置一批大功率机车和货车,满足货运增量运输需要。

二是降低物流成本。主动配合支持地方政府、港口及厂矿企业,大力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消除物流中间环节,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同时,紧密对接市场需求,按照“一港一策”“一企一策”的原则,逐港、逐企制定铁路运输解决方案,努力降低全程物流成本。

三是优化产品供给。深入推进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货运产品供给,努力提供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铁路货运产品。大力发展煤炭中长协运输和大宗货物协议制运输,大幅增加大宗直达和多式联运直达列车运行线,今年已确定或达成意向的互保协议运量超过20亿吨,约占全年铁路货运量的50%,较去年增长30%;加强与企业的对接,针对用户运输需求开发定制化货运产品,支持企业进行运输结构调整;与港口、航运、物流企业及国家物流信息平台等部门单位加强协作,实现多式联运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提升货运信息化服务水平;按照“外集内配、绿色联运”思路,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货场(物流基地)和专用线的仓储能力,开行衔接大城市周边及市内点到点定制化货物列车,构建服务大城市物资供应保障的全过程绿色物流体系,切实提高铁路运输供给质量。

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共发送货物19.5亿吨,同比增加1.35亿吨,增长7.4%,货运增量行动实现了预期阶段性目标。

来源:电缆网

动态四

广铁集团上半年开行中欧班列突破列

昨日,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今年1~6月份,广铁集团累计开行中欧班列列,其中广东地区开行中欧班列78列,湖南地区开行72列。从年东莞首开中欧班列以来,广铁集团开行中欧班列总数达到列,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新增至5个,广东地区有东莞、广州和深圳。

数据显示,中欧班列的开行,让广东的电子产品、服装等出口产品的运输时间较海运压缩了近三分之二;运费较空运节省了近四分之三。据介绍,相比较于海运、空运易受天气影响之外,中欧班列具有开行日期稳定、货物安全性好等独特的优势,并且多地已实现铁路、海关等部门联合办公,按照客户的需求实行预约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通关的效率。

据悉,广东目前已全部实现建成“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程放行”的绿色通道,客户现在只需在始发站办理完报关手续,到达铁路口岸后不再需要重新报关,直接验货换装通行,极大方便了华南地区中欧班列的开行。“在珠三角地区组织班列开行,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挑战是珠三角地区港口通遍全球且市场稳固。机遇是珠三角地区外贸量特别大,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前往俄罗斯、德国等欧亚国家的进出口量在增长。”主要负责广东中欧班列业务的广州货运中心副主任罗涛说。

作为铁路货运精品的中欧班列,随着“一带一路”朋友圈的扩大,受到国内外众多物流企业的追捧,中欧班列开行频次不断加密,开行范围不断加大。据悉,大朗、石龙、长沙北等铁路主要站点,依托广东国际铁路经济产业园、中俄贸易产业园、长沙北货场国际陆港二期扩建的优势,简化办理流程,与客户、铁路运输调度等相关单位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对接机制,吸引海运箱和自备箱“上路”运输,开行能力有较大提升。

据悉,今年1~6月份,广铁集团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列,装车余车,运送货物吨数达到10万吨,同比增长15%。预计下半年中欧班列的开行密度将会加大,让更多的欧亚国家民众用上优质的中国轻工产品,分享到中国发展带来的红利。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动态五

山西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

记者3日从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召开的山西社会物流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自年山西开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目前该省与欧洲各国的铁路运输已实现常态化运行。

近年来,山西提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战略部署。对此,山西铁路、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多部门加强组织协调,整合出口货物资源。年2月15日,首趟从山西中鼎物流园始发的中欧班列顺利开出,驶往俄罗斯,实现“零”的突破。年9月30日,山西首趟中亚班列顺利开行。年12月13日,满载吨俄罗斯木浆的回程班列顺利返回。

数据显示,年山西开行了10列中欧、中亚班列。年以来,已组织开行了11趟中欧班列,实现了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

据介绍,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了山西晋欧物流有限公司,开发了太原—霍尔果斯—捷克西部、太原—二连浩特—蒙古国—俄罗斯中部、太原—满洲里—俄罗斯东部等多条通道。

据了解,中欧班列线路货物运达时间仅为海运的1/2—1/3,不仅降低了时间成本,而且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

山西省经信委总经济师乔丽刚表示,中欧班列的常态化开行,为山西推进对外开放、深化“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来源:中国新闻网

动态六

青海至青岛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开通青海省多万元的镁锭产品出口瑞典

记者从省经信委获悉,首票价值多万元的镁锭产品近日通过公铁海多式联运的全程物流模式,成功从我省格尔木市经铁路发运至山东省青岛港,再海运出口至瑞典哥德堡。此举标志着青海与山东两地的物流通道正式开通,青岛港也成为青海地区进出口货物的最优出海口,为后期青海联合青岛港建设内陆港奠定了坚实的物流通道基础。

青海省与青岛市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地区,青海省具有承东启西纽带支点功能,近年来正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搭建起丝绸之路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大网络和联通内外的商贸物流大枢纽。而青岛市作为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国际性港口,是“一带一路”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海上合作支点城市,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两地经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合作潜力巨大。因此,为更好地利用两地区域口岸资源,进一步建立口岸跨区域大通关战略合作,经青海省人民政府口岸管理办公室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协商,双方就口岸跨区域合作达成协议,提出进一步加强青岛口岸与青海省西宁市、格尔木市等地区口岸跨区域合作,推动两地口岸经济联动发展,实现双方口岸互利共赢。

据悉,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青海与山东两省对口支援、多方合作的背景下,年青岛港捷运通物流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近一年来,公司积极在青海省内深挖进出口外贸市场,开拓青海与山东之间的物流通道,此次业务的成功为我省企业提高货物运输质量和效率,增进青海与山东两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西海都市报

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zn/11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