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近2.5亿人,其中,慢性病老年患者1.5亿,失能老年人超过万,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进一步增加了社会对医疗护理和照护服务的需求。记者走访了西宁市社会福利院,发现医养结合为老人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服务。然而,护工人员短缺、后继乏人也成为一种困境......
护工不好找出生于年的李彩霞,实习的时候她就来到了养老院的特护区,照顾一些失能、失智、高龄老人的生活起居,毕业后李彩霞选择来到养老院工作时,家里人都极力反对,但四年来,这份工作给了她很大的触动,她也一直坚持自己的选择。记者了解到,现在的养老机构都急需像李彩霞这样有专业护理知识的护理员,但总是难以留住人,年轻人根本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据了解,一些年轻护工从卫生学校毕业,有专业护理知识,因此很受养老机构青睐。但因为这个工作脏、累、苦,工资待遇低,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不少养老机构称,他们招聘的卫校毕业生,在试用两三天后就做不下去了,最多只能坚持两三个月。能坚持一年以上的都是些年龄偏大、不懂护理技巧的。西宁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张海新说,养老护理行业确实很辛苦,有时碰到那些脾气古怪的老人,确实很难伺候。而目前缺人,就是养老机构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因为,除了白天需要人手护理,到晚上也需要有足够的人手巡视,老人不比年轻人,夜间出现问题的风险非常高,而且,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这对护理员的要求就更高了。福利院的年轻护工,因为年轻活泼、有朝气,老人也很喜欢,但招聘难度非常大。养老护理并不简单,护理人员的专业程度低,一个护理人员要同时照顾8至10个老人,工作强度大。因为年轻护工一工难求,各养老机构也非常渴望留住人才。“卫校毕业的学生薪水一年比一年高,发现工作出色的,我们也加以提拔。”张院长说。针对目前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养老机构也慢慢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向智能化、专业化养老思路转变。“都说现在社会找保姆难,其实,找护工比找保姆更难,找个好护工更是难上加难。”提起找护工的经历,市民王女士就头疼。王女士的母亲患阿尔茨海默症几年了,今年母亲的病情又加重了,不仅不认识家人了,连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了,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从今年6月开始,王女士和家人找遍了省城各大家政公司,但护工一听说王女士的母亲是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时,都表示自己干不了。后来,通过在网上发布信息,王女士终于找到了一名护工,可是干了不到一个星期,护工嫌活太累,特别是还要给父亲清理大小便,护工说什么也不干了。后来,经过朋友介绍,王女士又找到一名护工,可后来她发现,这名护工别说护理了,连给母亲的卫生也搞不好,护理没几天,母亲的床便有味道了,身上也散发出难闻的味道。王女士给护工说了几句要搞好卫生的话,没想到第二天人家直接走人了。王女士只好搬到母亲家,下班后和姐姐轮流照顾母亲。对于王女士说的找护工难的问题,记者询问了一些家政公司的看法。“现在愿意干护工的人本来就少,如果护理的对象又是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有的家人都不愿意伺候,别说是护工了。”一名家政公司工作人员说。护工市场供需不足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病房床护比要达到1比0.4(即1个床位配0.4名护士),然而,医院能达到这个标准外,医院的病房床护比达不到这个标准,加上病人的逐年增加,护士的工作量明显比以前增加了,“每天一上班就忙得不可开交,打针、观察病情、健康教育……按时下班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了。”一名护士说。一名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认为,护工服务是一对一的服务,不仅要时刻海口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专家李从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