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体验行队员合影摄影/杨红军)
以“民族团结之花向阳开”为主题的“全国主流媒体青海海西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深度体验行”活动于9月24日至29日在青海海西州举行。
参与此次活动的央级媒体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民族画报、中国民族杂志社、工人日报社、中国网、中华网、千龙网、搜狐网等;中央驻青海媒体有新华社青海分社、中新社青海分社、人民日报社青海分社、光明日报社青海分社等;地方媒体则有青海日报社、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新闻网、青海法制报社、青海藏文报、西海都市报、海西电视台、柴达木报社等。
(寒风中,大家依然满怀热情摄影/杨红军)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中央及全国、省级主流媒体的记者们走进海西州的多个市(县),深入各行业、各领域,深度挖掘创建工作特色和亮点,展现海西州创建工作成效和经验。
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媒体记者也结束了此次海西州之行。在离开之前,各位记者用一段段文字表达着他们在此次活动的收获,也对海西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工作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每个人的镜头里都有别样的风景摄影/杨红军)
快来听听各位媒体记者的心声吧!
江凌:此次海西之行,有故事,有真情,有感动。海西不仅有美丽的山川,更有勤劳质朴的人民。各民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在这片热土上创造了共同繁荣发展的奇迹,也创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独特经验,值得深入报道推广。
程昱:这次采访最大的感触就是一路上让人记忆深刻的这三颗“心”:振奋人心的民族团结典范,让人心驰神往的美景,政府是真心实意为民做事。在社区、在学校,在政府办公大厅,在田间地头,我们看到了各族群众,他们中有刚从蒙古包搬到社区的牧民,有从毕业大学生成长为网红老板,有还在民族中学读书能歌善舞的中学生,民族不同,身份不同,但是他们脸上的笑容和真挚相同。不忘初心,常来常“青”。
(随手拍用心记摄影/杨红军)
黄若天:为期一星期的青海海西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采访活动结束了,我们走访了社区、学校、机关、军营,感受海西州创建工作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农牧民居住的变迁,还是社区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走进第一线,从一点一滴中深入了解和感受到了海西州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创建工作的经验作法以及取得的良好成效。在采访中我们也更加明白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句话的道理和意义。
杨梓铭: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看到了一幢幢设施配套完善、民族风貌鲜明的蒙式藏式民居;看到了一座座现代化新型牧民城镇社区;看到了“民族之家”、“他乡人驿站”的暖心建立;看到了一个小区中的各族同胞情同手足、亲如一家;看到了民族团结已深深融入了各民族血脉;也领略了海西州美丽的风光!在海西州的数天采风活动中,通过各个点的采访、成果都是令人欣喜的、欣喜于社区建设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欣喜于党员干部用心为百姓完成一桩桩“微心愿”;欣喜于在这片辽阔深沉的土地上孕育出了硕大的民族团结之果!
(“半边天”之间的对话摄影/杨红军)
樊永涛:几天的行程,采访团一行人披星戴月,从德令哈、格尔木、都兰到乌兰,走家串户,跟牧民拉家常,听干部说想法,看生态经济,走访企业……全面了解海西州政治、文化、生态、经济、社会方面的新经验、新气象,记录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见证海西州的巨大转型与变革,深入了解海西州民族团结进步的创建工作,挖掘出一大批有温度,带露珠,沾泥土的好新闻。
才贡加:通过这几天的走和看,我感觉海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做的还是不错的。在这里,蒙古族、藏族、回族、汉族等各民族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这里,各族干部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海西州做到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成为群众的自觉。
(前景与背景都是景摄影/杨红军)
白永光:此次采访活动圆满结束。深入了解了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两个市、三个县分别是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等地区各民族团结走向稳定发展、繁荣富强的新局面。一路走来真的感触很深刻。虽然觉得很疲惫,但是收获很多果实累累。带走装满包容、理解、团结、共创美好大家庭所见所闻的包囊,回去后揭开吉祥的锦带酝酿出精美的诗歌朗诵给世界。在此就说我的感言吧……就是一句话“民族团结之花向阳开”。
(参观完就地采访)
王群:没有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就没有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次在海西州采访期间,从社区到工厂,从政府到学校,海西州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已经向纵深发展,可以深刻感受到海西州各方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上所作的努力和成绩。对于海西州而言,未来如何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引导各方凝心聚力,真正将民族团结进步所带来的福祉惠及到每一个人,这是海西州未来需要重点北京著名白癜风医院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ys/6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