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
促进儿童发展,创建和谐家庭
儿童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每个家庭幸福的根本。上海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儿童优先”的发展原则,以发达国家的总体水平为目标,推动本市儿童的发展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上海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致力于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工作,以“促进儿童发展,创建和谐家庭”为职责和使命。年初,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专家委员会通过初步筛选、跨专业研讨、专家甄选、专家点评等程序,评选出了年度影响上海儿童发展的十大新闻事件,以提升家庭和全社会对儿童保护的责任意识,促使儿童的权益能得到更好地保护。
年影响上海儿童发展的
十大新闻事件
1
上海市人口与计生条例修正婚假有增无减
年2月23日,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的决定》。修正案对本市有关生育政策、婚假、生育假、配偶陪产假等规定进行了调整完善,以确保“全面两孩政策”在本市依法有序平稳实施、促进本市人口长期均衡的发展。条例修正案自年3月1日起施行。
“点评:
该条例修改意义重大,受益人数众多,进一步保障了女性的生育权及育儿权。条例增加了男女双方的陪产假和产假,使生育不仅是女人的事情,家庭、社会都该重视,改变原来部分男性及企业管理者不重视妇女生育的状况。该条例也充分体现了《儿童权利公约》的儿童优先发展原则,“确保儿童享有其幸福所必需的保护和照料”。
点评专家:葛珊南
中国婚姻家庭协会理事
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
上海市徐汇区律师界妇联副主席
2
上海检察机关创设一系列
未成年人特殊司法保护机制
年初,上海市院检委会制发《上海检察机关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检察部门办理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规范和加强未成年被害人司法保护。检察机关探索建立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取证机制,组建专业化法律援助律师队伍,完善未成年被害人隐私保护机制。
“点评:
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是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长期被忽视的群体,尽管近些年来各地未检部门在加强未成年犯罪被害人特殊司法保护机制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探索,但是就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办理而言,尚未形成系统性的保护机制。上海市检察机关在总结实践办案经验的基础上所出台的《意见》,不仅形成了办理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系统性特殊司法保护机制,而且还针对性地解决了办理此类案件长期存在的一些症结性难题,在全国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点评专家:姚建龙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教授
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长
3
上海确立妇女儿童发展六大实事
“十三五”规划发布
年7月7日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规划的总目标是:到年,上海妇女儿童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妇女发展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儿童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征上海市发改委同意,上海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单列六大实事项目,将“科教文化”、“健康发展”放在妇女儿童优先发展领域的首位。
“点评:
《上海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颁布充分体现了上海市政府贯彻执行男女平等,儿童优先的国际法则,预估了上海作为特大型国际大都市对妇女儿童发展的同步趋势。该规划力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努力补齐发展短板,充分展现了责任政府的为民宗旨。该规划还特别增加了当下妇女儿童发展过程中需要攻坚克难,形成配套服务的实事项目,真正从为妇女儿童解难题,办实事上下功夫,充分表现出责任政府落实妇女儿童公共服务的决心和信心。
点评专家:田熊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
4
GMs技术有助筛查高危儿
在高危儿神经发育的儿童保健工作中,如何早期筛查评定出脑瘫等运动发育残障儿并尽早接受康复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在医院,高危儿一出生就进入监测系统,满月前进入早期筛查系统,利用全身运动评估GMs(GeneralMovements)早期筛查技术,对高危儿可进行建档随访。全身运动评估技术源自欧洲,是国际上近20多年来运用的一种可靠、敏感、无创、简易的评估新生儿和小婴儿神经运动行为的方法,能为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重度黄疸、颅内出血、脑膜炎、抽搐、呼吸衰竭、双胎多胎儿、巨大儿、孕母患有慢性疾病、妊高症等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提供超早期筛查和干预的重要依据。在早期预测脑性瘫痪方面,有很高的灵敏性。
“点评:
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对包括早产儿、重度窒息、颅内出血等重危病人及有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和小婴儿进行监测,是儿童保健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医院已采用的GMs筛查技术,以可靠、敏感、无创、简易为特点,评估新生儿和小婴儿神经运动行为,为早期发现婴儿可能存在的运动发育迟缓和异常及超早期筛查和干预提供重要的依据。GMs技术有利于高危儿脑瘫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点评专家:杨明今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
5
上海已将幼儿托管点列入政府实事项目
为更好地推动“全面两孩”政策在上海的贯彻落实,积极回应市民呼声强烈的儿童托管需求,为家庭提供更多的育儿支持,上海市政府将“新建20个社区幼儿托管点”列入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市妇联、市教委、市卫计委、市民政局为项目的责任单位,各区政府为项目的配合单位。
“点评:
这是一个市政府的实事项目,充分反映了“全面二孩”政策后,政府对老百姓婴幼儿托管这急事难事需求的回应,体现了市妇联、市教委、市卫计委、市民政局以及各区政府多部门协同为民办实事的精神,折射出我们这个城市人性化的温暖和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这也是一个基于课题研究的育儿项目,以调查研究为先,以实证数据为重,反映了项目实施的科学依据。这更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项目,探索适合当下社会和家庭的托管模式、实施机制、运作方式等,为城市育儿理念和育儿方式的转型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点评专家:黄琼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教教研员
特级教师
6
圆重症患儿“上学梦”沪首家病房学校成立
年3月5日,医院和普陀区长风教育共同体合作开展的“教育童行·i在彩虹湾”项目正式启动,上海首家病房学校—“彩虹湾”病房医院成立。来自长风教育共同体里面12所学校的教师志愿者将轮流在病房学校“上课”。
“点评:
本着保护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促进其发展的需求,医院成立上海首家病房学校--“彩虹湾”病房学校。医院及普陀区长风教育共同体联手,采取积极有效的辅导措施,编写课程、志愿者送教上门,努力使这些患儿感受到没有围墙的学校同样有入学般的学习的快乐与生活的意趣。这一举措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上做了有意义的探索。这是上海教育所追求的公平惠及所有学生,关心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的价值目标,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期盼,更是儿童权利保护与发展的全面体现。
点评专家:邹竑
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秘书长
7
沪少儿住院基金参保人员范围扩大
年8月28日,上海市红十字会发布沪少儿住院基金的参保人员范围略有扩大,将已参加当年度本市居保中,父亲或母亲一方为上海户籍的非沪籍0-5周岁散居婴幼儿,以及本市户籍在外省市、境外就读的18周岁以下在校学生,纳入参保范围。基金已基本实现了本市0-18周岁常住少儿的全覆盖。
“点评:
少儿医疗保险可防范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疾病而产生的医疗费用造成的风险,少儿住院基金为因病、伤住院的孩子按规定支付部分医疗费用,以减轻病孩家庭经济负担,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这次沪少儿住院基金的参保人员范围略有扩大,对于这些儿童成长和家庭来说,多了一份保障。这也打破了“城市与农村户籍”、“本市户籍与非本市户籍”,残障少儿、辍学学生、“外来媳妇”子女、民工学校学生等参保限制,使得本市0-18周岁常住少儿均能享受健康保障服务。
点评专家:姚国英
上海市儿童保健所主任
上海市预防医学妇幼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8
上海成立全国首家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
年9月23日,全国首家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上海市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在沪成立,该评估中心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浦东新区教育局共建,是特殊学生教育评估的专业服务及协调机构。该中心的成立是上海深化医教结合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上海特殊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点评:
评估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环节,为特殊儿童鉴别和安置、教学计划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帮助教师诊断学生的优势、不足和教学起点,监控学生的进步,评定教师的教学效果。上海市在政策层面建立了基于医教结合的特殊儿童评估规范,上海市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则在实践层面解决评估技术和工作协调问题。中心针对入学评估、过程评估和毕业评估,研发特殊学生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整体设计评估内容、方法与技术,整合医学诊断、健康体检和教育评估,为特殊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点评专家:曾凡林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系副教授
9
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年10月13日,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揭牌成立。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黄浦区合作共建的市级早期教育指导服务机构。该中心的成立是上海市建立规范化早教指导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上海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点评:
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成立,既是贯彻落实本市学前教育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也是上海积极开展早教指导工作试点,不断创新和完善早教指导模式的重要体现,标志着上海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心功能定位主要包括指导、研究、培训、交流四个方面,将通过多部门合作,共同建立规范化早教指导服务体系,实现本市优质早教资源的辐射共享。长期以来,上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建设和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心的成立,将会为更多0-3岁婴幼儿及家长带来福音。
点评专家:茅红美
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一指导中心主任
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学前教育信息部副主任
10
爱心暑托班“一座难求”
为进一步缓解全市小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办班点由去年的个增加到个,招生规模较去年扩大一倍,但与往年一样,报名首日即遭遇“一座难求”,中心城区的需求大于远郊地区。目前办学点基本实现了对街道、乡镇的全覆盖。
“点评:
小学生寒暑假缺人看护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家长,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靠家庭自身的力量,更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及社会力量的参与。上海市自年起探索在社区建立爱心暑托班的公益行动,不仅解决了家长的烦恼,同时也丰富了小学生的暑假生活,让社会组织参与到爱心暑托班,就近提供帮助孩子安度假期的多样化活动,是儿童照料和保护方面的进步。希望这样的儿童托管服务不仅可以在寒暑假提供,而且在小学生放学后及周末家长无法照管孩子的情况下,同样有社区公益性项目可以覆盖到。
点评专家:朱眉华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
兼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亚洲家庭研究联盟副主席
赞赏
长按白殿疯病白殿疯病挂什么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ys/6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