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博丨陇东诗群及其接力诗人概述

陇东诗群及其接力诗人概述

在陇东诗群研讨会暨陇东基层文学骨干研修班上的发言

李致博

一、关于陇东诗群脉络梳理

陇东诗群不是凭空出现的,有其发展演变的历史渊源。

1、陇东诗群种植、萌芽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原生代,四零——五零后)。张书绅、彭金山、贾治龙、陈默、姚学礼、曹焕荣、高仲选等,屈指可数的几个老一辈诗人以赞歌、民歌等歌谣体在各报刊登载或以墙报形式发表,数量有限。

2、陇东诗群生长、兴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根生代,五零——六零后)。以《甘肃日报》、尤其《飞天》为主阵地,以《陇东报》《平凉报》《长庆石油报》《北斗》《崆峒》以及《庆阳师专报》、国家级(如《诗刊》《人民文学》等)和其它省市区、专业报刊等为载体,在老一代诗人扶植、培养、带领和影响下,以陇东学院在校文学社团和毕业学子为生力军,诞生了高凯、第广龙等代表性著名诗人和邵小平、杨永康、袁晓岩、王韶华、李建荣、李仲旭、杨漪、马野、张志怀、李致博、侯永刚、付兴奎、王天宁、申万仓、师榕、独化、李兴义、闫晓杰、谷凌云、贾建成、何小龙等,数不胜数的一大批诗人,初显遍地开花景象。

3、陇东诗群延续、繁荣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初(中生代,六零——八零后)。申万仓、刘鹏辉、秦铭、郭晓琦、李满强、陈昊、冯立民、惠永臣、张海明、狄芦、高自刚、高自珍、李世恩、魏向迥、张新民、汪素惠、张芹鹤、周爱军、张粉丽、郭文沫、谭梦琳、董浩亮、张瑜琳、张永琦、先朝阳、张骁骏、鱼自灵等人散步诗坛,佳作纷呈,实力不凡。窦万儒(已故)、郑晓红、李安平、知闲、旱子、赵文敏、刘双隆、殷铭粒、曹大鹏(已故)、蔡铭、严克江等(名录不全)青年诗人崭露头角,别具风雅。

4、陇东诗群扩张、成熟于新世纪(新生代,七零——九零后为诗群的典型代表)。以段若兮、包雨蕾等荣获“杨花词杯”全国爱情诗征文大赛奖项的为代表,诗歌创作形势大好。依据一,五零、六零后创作热情持续不辍(如陈默、高凯、申万仓、独化);依据二,陇东打工文学为陇东诗群输送了新鲜血液(如《月光煮酒》中录入高自刚、王宁伟、刘小荷、贾惠、秦江波、王新荣等几十位);依据三,部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加入诗歌写作队伍;依据四,农民诗歌创作活跃(如镇原石枫恋、宁县蒙三忠、王忠宁、正宁宫河农民姚牛主办《牛苑》);依据五,庆阳各县区和平凉部分县区(如泾川《王母宫》)都创办了文学期刊,诗歌新人频频亮相;依据六,陇东学院文学院《北地风》《梦阳》等文学社团培养了九零——零零后诗歌队伍后备人才(如赵志文、刘梅君、张倩倩、岳乾亮等)是陇东诗群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5、陇东诗群定义于二零一四年六月九日。由中国诗歌流派网、国际汉语诗歌协会发起,《星星》诗刊、《诗潮》诗刊、《诗林》诗刊、《文学报》、《语文报》、《楚天都市报》、《西海都市报》、《贵州民族报》(即“三刊五报”)联合举办“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展”活动中,“陇东诗群”被评选为“21世纪中国十二家影响力现代诗群流派”之一。青年评论家唐翰存借此机会编纂了《高天厚土传豳风——新世纪陇东诗歌群体大观》。

目前估计陇东诗群大约有诗人余人、诗歌爱好者在人以上。包括陇东籍(庆阳、平凉)在外工作生活的诗人、在陇东工作生活的所有诗人在内。

二、对陇东诗群七零、八零后几位诗人的印象

1、八零后首推段若兮。段若兮是“另类诗人”,她的成名是迟早的事,比较沉郁寡言、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不是活泼开朗、率性、随意的那种人。在余秀华的诗出现以前,段若兮诗歌创作情感指向不明,有迷茫、有惆怅、有些忧伤,意境比较朦胧,有时读不出现诗意,不知所云。余秀华诗作发表引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rc/11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