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的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49431.html
面对危急情况,是秀肌肉管用,还是讲道理管用?当遇到根本听不进大道理的,应该咋办?
对此,有人说孔子的儒家文化就是教人文弱的,光知道讲理,遇到听不进道理的,就一点儿办法没有了。果真如此?
来看看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行游,马逸食稼,野人怒,絷其马。子贡往说之,卑词而不得。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太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乃使马圉往,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马安得不犯子之稼?”野人大喜,解马而予之。
车夫用他的方式划定了底线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
孔子坐车马出行时,马挣脱缰绳吃了农夫的庄稼,农夫十分愤怒,抓住马并关起来。子贡去索要,低声下气恳求,讲了一通道理,结果农夫不理他。孔子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说服他,好比让野兽享用祭祀的太牢,请飞鸟听《九韶》这样的音乐,太高抬对方了,所以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
孔子于是让马夫再去,马夫对农夫说:“你种地从没到过东海,我也不曾到过西海,两地庄稼却生长得一样,马哪里知道那是你的庄稼而不是我的?”农夫听了觉得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把马还给马夫。
印度阿三听得懂中国话吗在没啥文化的人面前,谈论诗书礼乐、一味讲道理你认为管用吗?马夫用对方听得懂的话,轻松把事情解决了,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传递了是十分明确的信息,对方肯定会听得懂。孔子正是知道这个道理,才让马夫和农夫进行了一番对话,这比子贡的讨价还价有用。
可以设想:农夫看到一个书生来讲道理,内心是崩溃,“你丫说的啥?俺一句听不懂!”
但是听了马夫的话,农夫一下子就懂了。“原来人是不能和牲畜一般见识的,我的水平不能比牲畜还差……”
再来设想一下:长年驾车的马夫肯定是五大三粗的,说话也不可能像子贡那样文绉绉的,说不定还吹胡子瞪了瞪眼睛啥的……然后,农夫就怂了呗。
这是说谁呢?你懂得当别人听不懂你一再释放的善意,一再讲明的道理,一直以来最大限度的克制时,也许用对方听得懂的方式去划定底线,才是最直接有效的。
所以,有的时候中国人划定的底线,往往一般人尤其是外国人,根本就看不懂的。
这时候,就需要用车夫的方式告诉他:你小子再听不懂,我就要修理修理你了……
这是在说谁呢?
你懂得!
(本文为指动济南原创内容,已授权今日头条、百家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nr/13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