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右臂,乐观依旧她是讲台上的90后

半岛全媒体记者魏军

上课铃声响起,踏着轻快的节奏,她夹着课本和平板电脑,走进四年级的教室。

不一会儿,爽朗的讲课声伴随学生们的欢笑在教室中响起。

这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小学数学老师郑洪霞普通的一天。

快乐和幽默一直是她的课堂特色,直到她在黑板上写下这一节课的名称——《圆柱与圆锥》,才让人发觉一点不同。

她用的是左手板书,虽然字体工整书写流畅,但难免会让人注意到她略感僵硬的右手。

原来这个潇洒自如的女老师,整条右臂是义肢。

01

一个意外

因为担心义肢颜色不自然,郑洪霞习惯带着肤色的手套,尽量让自己和普通人一样,用她自己的话说:“其实我感觉,真的没什么不同。”

“没什么不同”,这句话贯穿了郑洪霞从失去右臂到现在的整个人生。

10岁那年,因为体育课上的一次意外,郑洪霞摔伤了手臂,医生说需要做一个小手术。

没想到这个小手术,竟然成了她命运的转折点。

手术不小心伤到了手臂的神经,渐渐地,郑洪霞的右臂变得肿胀,甚至无法正常生活。

父母带着她不断求医问药,最终在北京的专家那里得到的答复是神经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没有办法医治了。

现在回忆起年少的时光,郑洪霞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

后来,郑洪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曲阜师范大学。在大学毕业之际,由于手臂的情况一直不乐观,她和家人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做了截肢手术。

在别人看来截肢这件事挺吓人的,但郑洪霞说起来,依然轻描淡写,“毕竟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右臂失去功能的生活,截肢对我来说反而是一种轻松。”

不仅如此,住院期间,她还教会了同病房因车祸失去一条手臂的小男孩如何单手系鞋带。担心他记不住,出院后还专门给他拍了教学视频。

这也让郑洪霞受到莫大的鼓舞,她突然觉得,也许失去一只手臂,生活并不会因此很糟,也许自己依然可以做一个很有价值的人。

02

温暖环绕

事实确实如此。

郑洪霞的人生才刚刚开启,她本以为走上社会以后,接下来的路会很艰难。但没想到,生活并没有因为失去右臂而变得悲惨,相反,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她总是能遇见美好的人和事。

在报考了青岛西海岸新区教师招聘考试后,郑洪霞虽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笔试,但接下来的体检和面试,才是她最担心的。

没想到面试时,她不仅没有因为手臂受到任何质疑,还凭借出色的表现得到了高分。“没有人问一句身体上的事情。我能感觉到,所有的考官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nr/13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