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好珍禽异兽频现身

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 http://m.39.net/pf/a_7594628.html

我省是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之一。尤其是广袤的三江源地区,是世界高海拔地区天然湿地,也是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近年来,新动物频频现身,不难看出,我省的生态系统逐步好转,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青海湖鸟类家族年年添成员

灰颈鹀、小滨鹬、草鹭……细心的市民注意到,近年来,青海湖畔发现的新鸟类越来越多。青海湖是鸟类生活的家园,每年成千上万的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截至目前,青海湖鸟类种类增加至种。

年6月的一天,在青海湖迷人的仙女湾湿地,一只中等体型、头部清灰色、下体偏粉色的鸟,进入监测人员的视野。由于野外辨认存在困难,监测人员现场初步确定这只特别的鸟为雀形目、鹀科鸟类,但无法确定鸟种。

通过后期反复对比,经过鸟类专家的确认,最后确定此种鸟为灰颈鹀,为青海湖新记录鸟种。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监测人员介绍,灰颈鹀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我省没有分布和记录,随着青海湖整体生态环境改善,青海湖地区鸟类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

时间过了近一年。今年5月22日中午,监测人员在青海湖小泊湖湿地观察鸟类时,发现一只较大体型的呈灰、栗及黑色的涉禽,这只体色明显有别于平常所见的其他鹭科水鸟,引起监测人员的注意。

最终通过图片仔细对照《中国野外鸟类手册》《中国野鸟图鉴》反复确认后,确定是草鹭,系青海湖新鸟种,同时也是我省的鸟类新记录。此前,草鹭在我国除青海、新疆、西藏外,见于各省,青海没有分布和记录。

这只草鹭为什么会出现在青海湖畔?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鸟类学专家李来兴分析,在青海湖畔监测人员发现的草鹭,很可能就是它从印度向中亚迁徙途中迷了路,这种鸟也被称为“迷鸟”。这只草鹭的发现,也对我省鸟类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

紧接着,小滨鹬现身青海湖。这是继今年5月青海湖增添草鹭后,青海湖鸟类家族又增加的一个新成员,再次刷新青海湖鸟类名录。

9月8日19时许,监测人员在青海湖鸟岛区域例行巡查时,在靠近湖岸的浅水滩发现一群约28只的小型滨鹬集群,通过长焦镜头详细辨认和观察,确定21只为青脚滨鹬。

滨鹬。西海都市报记者崔振林摄

小滨鹬,在全球分布较广,在我国属于罕见迁徙过境鸟,仅见于香港、浙江、河北的沿海区域,在青海省没有分布和记录,此次在青海湖发现是首次观测和记录。

“越来越多的鸟类出现在我省境内,说明我省的生态环境和湿地环境不断好转,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说。

在青海湖整体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青海湖水鸟的种群结构也有了一些新变化,原来以雁、鸭和鸥类水鸟为主体的基础上,涉禽和鸻、鹬类水鸟的种类和种群数量、栖息地均呈现增长和扩大的趋势,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

黑狼、白鹿

变异物种出没三江源

“青海有黑狼出没。”11月14日,这条消息经西海都市报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原来,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开展的水鸟调查中,拍摄到一只非常稀有的雌性黑狼影像。这是三江源地区首次记录到这一物种,证实了黑狼在我国的存在。

“这只黑狼通体呈纯黑色,嘴唇边缘为白色,完全不同于常见的灰狼身上深黄色和灰色的皮毛。从侧面观看,可以确定是一只雌性个体。”拍摄到黑狼照片的调查队员李理回忆说,发现黑狼是在一片戈壁滩上,当时调查队的车距离黑狼不过米左右。后来他们跟踪黑狼长达30多分钟,看到黑狼4次试图捕猎藏原羚和鼠兔,最后在一片干枯的河床上越走越远。

全球著名生物多样性保护学家约翰·马敬能博士在查看了调查队拍摄的影像后,证实这是一匹黑狼无疑。他解释:“纯黑个体意味着其父亲和母亲都有相同的黑色体色隐性基因。这样的基因本身十分稀少,双亲都正好有这样基因的概率就更小。这说明在这里可能有很好的狼的种群,所以这些古老的黑色基因会偶然地再次组合在一起,就会出现这只奇特的黑色个体。”

中科院动物所副研究员解焱博士也认为这次发现意义重大,对在中国研究狼这个物种有很高的价值。这次能够拍摄到黑狼说明公众对生态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ls/11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