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转交我省第32批群众信访举报材料9件
年9月10日12时,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转交我省第32批群众信访举报材料共9件来信举报。其中西宁市7件,海东市2件。截至目前,共接到群众信访举报件。
2我省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将成立省级区域医疗联合体部分诊疗中心和专科联盟
8月30日,全省医联体建设现场观摩会在西宁召开。
为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持续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我省将成立省级区域医疗联合体部分诊疗中心和专科联盟。
省级区域医疗联合体诊疗中心将成立医学检验诊疗中心、影像诊疗中心、肿瘤诊疗中心、病理诊疗中心、心电网络诊疗中心。医学检验诊疗中心以青海省临床检验中心为核心,医院、医院参与组成;影像诊疗中心以医院医院为核心,医院参与组成;肿瘤诊疗中心以医院为核心,医院、医院参与组成;病理诊疗中心以医院为核心,由医院、医院参与组成;心电网络诊疗中心,以青海医院为核心,医院、医院等医院参与组成。
省级区域医疗联合体专科联盟将成立呼吸专科联盟和包虫病专科联盟。呼吸专科联盟以医院为核心,医院相关专业参与组成;包虫病专科联盟以医院为核心,医院相关专业参与组成。
省级区域医疗联合体部分诊疗中心和专科联盟成立后,将积极推进医联体内部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为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3我省建立健全困境儿童保障制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精神,省政府于8月23日正式印发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是青海省建立孤儿保障制度后,首次从省级层面对各类困境儿童保障作出的制度性安排,解决了目前我省困境儿童基本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对切实推进我省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意见》明确了四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困境儿童保障分类。将困境儿童按照家庭困境、自身困境、监护困境进行了分类细化,明确了界定标准。二是明确了困境儿童保障措施。从保障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加强医疗、强化教育、落实监护责任、加强残疾儿童福利服务、强化安全保护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在现有保障政策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对部分保障范围、保障标准进行了拓展和提标。三是明确了困难儿童保障体系。结合省内实际,对市州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四级工作网络的构建提出了要求。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在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中的职责,为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打下了基础。四是明确了困难儿童工作保障。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能力建设、宣传引导等工作措施。
《实施意见》既坚持以国务院《意见》为主导,又充分结合我省省情实际,进行了细化和充实,《实施意见》出台后,将为全省3万多困境儿童的基本保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4我省构建繁密的公路交通体系40个公路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为加快推进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省交通运输厅计划新开工16个建设项目和24个续建项目,目前,各建设项目均在稳步推进。其中,续建的花久高速公路已经完成主体工程交工验收,计划年内全面建成通车。
今年新开工的16个公路建设项目和24个续建项目中,新开工项目祁连至大通河桥段公路、加定(甘青界)至海晏(西海)公路控制性工程已开工建设;大河家至清水公路(PPP)已完成投资人招标工作,并已开展初设工作;S官亭(峡口)至大河家段已完成施工、监理招标工作,承建单位已进场开工;G线老城关经西宁至上新庄段公路工程正在实施施工、监理招标工作;西海至察汗诺公路、G线涩北至察尔汗段公路、G老城关经西宁至上新庄公路等六条公路已取得环评批复;其余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24个续建项目中的花久公路、共玉公路等8条公路中,民和至小峡一级公路已于7月1日通车运营,共和至玉树公路也已于8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花石峡至久治(省界)高速已完成主体工程交工验收,计划年内全面建成通车;其余重点建设项目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
为了推进品质工程建设,持续推动交通建设质量和安全,省交通运输厅在今年新开工及续建项目上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方式,以“检查组+专家”模式对建设项目开展质量安全综合督察,并组织各建设单位开展工程建设质量交叉检查工作,交通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主要指标合格率明显提高。7月中旬,交通运输部综合督察了我省在建公路工程质量安全,对我省公路交通建设给予了“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和整体实体质量水平进步明显”的评价。
此外,我省各公路建设项目均以绿色交通为目标,加强建设当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省交通运输厅在新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取、弃土场等采用“边使用、边恢复”的方式,做到完工清场,路域整洁、环保治理彻底。加快建设绿色公路试点工程,将生态保护理念和重大要求贯彻落实到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养护、运输和行业管理的全过程,开展绿色交通示范工程和绿色公路建设,持续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促进青藏高原交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我省绿色交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5骨干企业加速壮大我省五家企业入围“强”名单
9月10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对外发布年中国企业强、中国制造业企业强和中国服务业企业强名单。西部矿业集团连续11年入围中国强企业;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强;青海省物资产业集团总公司和青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强。
已连续发布16年的中国企业强榜单,真实记录和见证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大企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年,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西矿集团)以年销售收入.43亿元的成绩首次跻身中国企业强,实现青海企业在中国企业强行列的“零突破”。今年,西矿集团以年销售收入.51亿元成绩位列中国企业强第位,成为我省唯一一家中国强企业。同时,西矿集团还位列中国制造企业强位列第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位列中国制造企业强第位,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中国制造企业强第位。青海省物资产业集团总公司位列中国服务业企业强第位,青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位。
我省五家企业进入“强”名单,这从一个侧面放映出我省近年来骨干企业加速壮大,企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特别是此次列入“强”名单的均为省属出资企业,这是我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各项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的体现。
以西矿集团为例,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背景下,西矿集团曾一度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党的十八以来,西矿集团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新态势,深化结构调整,转换发展动力,推进转型升级,加强企业管理,转变工作作风,通过“强基础、降成本、调结构、增效益”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年,西矿集团实现资产负债率和企业成本双下降,营业收入和上缴税收双提升,企业总资产和发展效益双增长。
数据显示,年底,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亿元的有13户,其中8户超亿元。年,我省国有企业上缴税收占全省的42%,有力地支撑了全省改革发展与稳定。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18家省属出资企业资产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2.4%;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10.3%。
6全省各地各部门持续推进环保问题落实整改工作
连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对督察组交办问题,始终坚持做到及时整改、及时落实、及时见效,并持续加强环保督察工作,全力以赴推进整改问题取得实效。
果洛藏族自治州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网格员“变身”生态管护员,全面发动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拉网行动”。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大规模环境卫生集中连片整治活动11次,在城镇社区、公路沿线、河道清理各类垃圾。
西宁市扎实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对项目涉及的37个产权单位、栋单体建筑、万平方米的公建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产权单位前期手续、补助资金的使用、省市能耗监测平台数据对接情况等方面内容,并及时下达具体整改意见。
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针对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型公交,设置充电桩,上线节能环保型纯电动公交车,实现了全县公交车运营%新能源。同时,督促出租车公司推进“油改气”工作。
格尔木市加大城乡接合部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清理整治。截至目前,共出动人员人次,对郭镇、滨河北路林带内、泰东小区巷道内及察尔汗路与黄河路十字等处垃圾进行清理,并对查出的多个有问题井盖进行更新或维修。
省交通运输厅针对群众反映的“海东市乐都区扎碾公路修建2年未完工,路面坑坑洼洼,晴天扬尘大,雨天泥泞不堪,行人及车辆出行不便”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要求施工单位安排洒水车10辆定期开展降尘作业,安排施工队加强对临时通行道路的养护,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隧道、大桥等控制性工程计划于年底前全部完成,整个工程于年10月前完成。
青藏铁路公司针对群众反映的燃煤锅炉污染问题,迅速组成专项工作组深入各站(段)对燃煤锅炉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共摸排需要煤改气的锅炉8台。为确保锅炉按要求得到改造,公司研究制定了集中改造锅炉的整改方案。同时,健全清扫保洁、洒水作业、垃圾清运等作业队组联动机制,对所有车次和车站产生的垃圾按程序收集,集中处理。
来源: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青海政务整理发布
赞赏
长按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fz/7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