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的艺术家面前,那些自诩为老师的又鸟

刀郎的《罗刹海市》一经发布,便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播放量突破了80亿,而且还在不断增长。现如今的街头巷尾,酒吧、歌厅、音乐会所播放的都是《罗刹海市》,连跳广场舞的曲子都换成了《罗刹海市》。网络平台上更火:改编的、翻唱的、解说的比比皆是。一些有才的网友因为改编、演绎或者翻唱《罗刹海市》而获得了几十几百万的流量,一炮而红!由此可见《罗刹海市》在流行乐界受欢迎的程度,用史无前例来形容,都不为过!

其实艺术并不是“又鸟”、“马户”、“公公”们所理解的那样,有什么“正统”、“邪统”、“高雅”、“低俗”、“学院”、“草根”之分。真正的艺术没有那么高贵华丽,也没有那么妖冶花哨,更没有那么复杂深奥。能够被广大受众所接受、引起广泛共鸣,并广为流传的,就是好的、真正的艺术。宫廷音乐不会因为它出自宫廷而被广大老百姓所喜爱,而民间小调却能为宫廷皇室所乐道。

真正有艺术价值的音乐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不管是古典的、民族的,还是现代的、流行的,其生命力的强弱决定其价值的高低。

比如邓丽君的《小城故事》、罗大佑的《东方之珠》、刀郎的《西海情歌》;比如晋朝桓伊的《梅花三弄》,战国时期伯牙的《高山流水》;比如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肖邦的《革命》……等作品,所以能够跨越时间、空间,不分地域人种,广为流传,成为旷世经典,不是作品因为作者的名气而成经典,而是作者因为作品的艺术价值而成就功名。

而某些如昙花一现的现代流行音乐,转瞬就被受众抛弃甚至唾弃,生命力都弱爆了,何来艺术价值可言?比如《无所谓》、《春天里》、《就这样被你征服》、《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作品,估计作者卖唱片的钱还没用完,作品就被人们从记忆中删除了。

有网友在大街上做过随机调查,鲜有被访者知道《无所谓》、《就这样被你征服》之类的歌曲原创歌者是谁,问到鹰、疯、昆、怂有些什么作品时,被访者只知道他们是中国好声音的“盗师”(网友语),却不知道他们“师”从何处!而问起刀郎的作品时,中老年人都能脱口而出唱上几首,年轻一代更是如数家珍,尤其是《西海情歌》,老外唱起来都有模有样!所以,一首作品是否有艺术价值,不是专家说了算,而是受众说了算!

真正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无须吹捧,无须包装,也不管作者是大咖还是草根,受众会自主接受,而那些靠权力窃用公众资源强行推广的作品,尽管可以红极一时,但转瞬就会被人忘了。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无所谓》,许多相声、小品大咖都将该曲当成“包袱”在甩,人们记住的只有“用脚尖揉出来的歌”这个笑话。

当年“又鸟”、“马户”们刻意强调流行音乐的艺术属性,标榜他们玩的音乐才是“名门正派”,说刀郎玩的是“草根音乐”,诋毁其作品“没有艺术价值”,“没有音乐”,说什么高销量说明不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云云,旨在贬低刀郎,抬高自己。

但听众的智商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低。三岁孩童都知道,自己愿意花钱买的东西才是好东西!万张的销量对比2、30万张的销量,是个人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到,哪个才是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前几天看到一个标题为《宋祖英仅用一句话,就将那英的自尊按在地上摩擦》的视频。视频说的是年中歌榜颁奖晚会上发生的一个小插曲:

晚会主持人在介绍获奖嘉宾时,尊称宋祖英为老师,而对那英却直呼其名,那英觉得很尴尬,其时,宋祖英与观众互动,本来想开个玩笑活跃一下现场的气氛,便问主持人:“那英都20年成就奖了,怎么不称她为老师?”,谁都没料到主持人却回答说“唱流行歌的不能称老师”!这对自诩为流行音乐老师多年的那英来说,无异于现场打脸,她哪里受得了?当即抢过话筒就夹枪带棒地怒怼宋祖英:“唱流行歌的都比不上你们,你们叫艺术家”。

那英本以为宋祖英会客气地谦虚几句,给她挽回一些面子,岂料宋祖英直接承认了,并说:“希望以后你们这些小朋友,见到我都叫我宋老师!”言下之意,在音乐领域,那英们玩的,不过是些小儿科,离真正的艺术还差得远呢!

在后续的获奖嘉宾互唱对方作品环节,那英选唱的是宋祖英的《小背篓》,宋祖英选唱的是那英的《山不转水转》。那英在唱《小背篓》时,高音上不去,中音立不住,效果还不如那些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翻唱的顺溜。而宋祖英唱《山不转水转》时,一开口便惊艳全场:音色甜美,音域宽广,整首歌曲轻松拿捏,曲调婉转悠扬,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使那英见识了什么才是来自真正艺术家的降维打击!在真正的艺术家面前,自称老师的鹰、疯、昆、怂们,不过就是一个笑话而已!不知当年,他们哪来的底气诋毁刀郎!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原创不易,谢绝抄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fz/136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