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佳装逼被中科院官博打脸,是一种什么

央视财经一则新闻,将青海省养殖的,与三文鱼同科不同属的虹鳟鱼推上了风口浪尖。

但是今天,战火已经烧到了场外,看起来没他什么事儿的中科院也被卷进来。

在各方质疑青海虹鳟的“出身”与安全性时,青海地方网站

大青海网官博搬出中科院青海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农牧厅渔业局、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等单位的采访来回答网友关切。突然掷地有声,说服力权威性蹭蹭上涨。

然而,耐人寻味的来了,26日一大早,

中科院之声发微博称,无此研究所!还附带了一份机构列表。没想到官博小编这么刚,大青海网是踢到铁板了?

于是

大青海网的这条微博上方,也出现了中科院回应查无此机构的“辟谣”大字,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正当大家以为

大青海网惨遭正部级机构打脸的时候,网友

xiongyongqiang截图了一份历史沿革资料,里面显示确有“青海生物所”,只不过多年前就已经更名为“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又到了

中科院之声的回合,这次他们没有纠结于机构名称的演变,你说是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那就研究所吧,但是问过了,没有采访我们的工作人员。

接下来该网友从

大青海网中结接过大旗,继续

中科院之声纠缠机构名称。

正在此时,

大青海网发布了站出来澄清自己发布该条微博的过程:我们引用的是省内媒体发布的权威说法!

所附带的链接中,消息来源为“西海都市报”,但正文第一段显示的是“相关机构及生物研究所”接受专访,余下内容中也没有提到“中科院”。

于是,

大青海网也只好悄咪咪地把微博内容重新编辑为“相关机构及生物研究所”。

这鱼好不好吃还不知道,这瓜真的不好吃……

"三文鱼"事件后中科院官微回应被疑是"自媒体":呵

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

中科院之声:

微博截图。

网友质疑截图。

中科院官微晒出链接。

来源:观察者网中科院之声

推荐阅读:最近很火的“淡水三文鱼”到底能不能生吃?

三文鱼属于“鲑科鱼”,鲑科鱼又分为鲑科鲑属与鲑科鳟属,准确地说三文鱼属于鲑鳟鱼。而鲑鳟鱼又分为海鳟和虹鳟,看,岔路点出现了。

虹鳟鱼英文名为rainbowntrout,多数种群终身生活在低温淡水环境中,是淡水鱼。它的鱼肉颜色与三文鱼相仿。

很显然,三文鱼是海鳟鱼。不能因为虹鳟鱼和海鳟鱼同属鲑鳟鱼,就倒推出来说虹鳟鱼是“淡水三文鱼”。

生吃淡水鱼虾易感染寄生虫,这是常识。即便是海产的真正的三文鱼,也并非都适合生吃。我们前面说了,三文鱼分太平洋鲑和大西洋鲑,而通常生食三文鱼是大西洋鲑。

上世纪60年代,挪威开始人工养殖大西洋鲑,而太平洋鲑的养殖也紧随其后。

日本本土也自产一些三文鱼(太平洋鲑),但由于存在寄生虫等问题,所以日本人并不生食,刺身的主要食材还是金枪鱼和鲷鱼等。

上世纪90年代,随日本对海产品需求不断增大,挪威三文鱼顺势打入日本市场,成为刺身食材中的一员。挪威专门制定了一项海鲜推广计划,主要任务就是告诉日本人,挪威三文鱼是通过海洋里的无菌鱼塘人工繁殖的,可以安全地生食。

至此,三文鱼家族中的这一支,才正式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生吃食材。

其实,虹鳟鱼本身也很好吃啊,没必要蹭三文鱼的流量——前提是得做熟了。

本文来源:网易新闻客户端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zn/10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