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男德班为何学员难得

“男德班”为何学员“难得”

《西海都市报〉年10月18日

本报记者唐楠

学这有啥用?

快过来学习一下,男人也是要讲德行的。

这几天,浙江一名小学生的一篇作文走红网络,他在作文中抱怨爸爸工作太忙,“连狗都讨厌爸爸”,原因是爸爸每天早出晚归,总是加班,回家就是睡觉,什么都不管不理。许多网友说是“笑着哭”地读完这篇文章的,心酸之余网友们对家庭中男性角色的缺席议论纷纷。

前不久,全国首个“男德班”在北京开班,仅有两名学员主动报名。随着社会的进步,只顾挣钱,甘当甩手掌柜的男性角色显然已不合时宜。“男德班”的主要目的是教男性如何当好好伴侣、好父亲。西宁的“男德班”即将开班,你会参加吗?记者调查发现,响应者寥寥,大多数男性不是不愿意参加,而是拉不下面子。

A

照顾孩子也是个技术活

越来越多育儿类图书的畅销,可以证明新手爸妈在生儿育女上渴望获得更多科学的方法。“男德班”开班时,发布的照片中就有一名年轻男士在老师的指点下为婴儿模具做护理的场景,能够手把手给男性教授育儿方法,让更多人看到了“男德班”的确操作性很强。

陶鑫,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我省唯一参加北京“男德班”整个培训过程的学员。

针对有不少男性认为,“男德班”所培训的内容不用学的想法,陶鑫认为,照顾孩子也是个技术活。不少男性在摸索中学习,或是单方面地认为是对孩子好的做法,都有可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男德班”对于未婚男性或即将成为准爸爸的人而言尤为适宜,比如如何有效地沟通,尤其是婴幼儿的护理技术,如果不掌握科学的方法,就会存在伤害婴幼儿的风险。通过培训掌握一些技巧,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可谓事半功倍。

B

学些啥

随着《虎妈猫爸》《小爸爸》等一系列电视剧与《爸爸去哪儿》等综艺节目的热播,“暖男”一类能顾家、会做饭、细致体贴的男性形象越来越受追捧。随着社会的进步,只顾挣钱,甘当甩手掌柜的男性角色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男性的定位也逐渐向参与型、陪伴型的“新好男人”转变,不仅要挑起养家糊口的重任,还要参与家务劳动、照料家人、陪伴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

据陶鑫介绍,在北京开设的全国首个“男德班”,在为期三天的培训时间里,设置的课程主要有“认识并挑战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反思‘大男子汉气概’的伤害”“做家务和照顾家人的能力”“婴幼儿护理技术”“家庭暴力成因及干预”“与青少年孩子的相处艺术”等内容。从这些课程的内容来看,可以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最终的目的就是引导男性改变一些传统理念,丰富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

有网友说,现在的男人很多像没有长大的大男孩,应该给他们上上课,让他们学学如何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独立。不过,也有不少男性表示不屑一顾:“这还用学?男子有财全交妻就可以了”,或是义正辞严的“男性不是为取悦女性而活的!”

C

为何遇冷

虽然“男德”并不缺乏现实需求,“男德班”的开办应该是顺其自然,西宁市心理咨询协会会长马霖泉说,“男德班”只是一种概念的炒作,是相对于去年在各地热火朝天的“女德班”而言。“男德班”全称是“好爸爸、好伴侣:男性成长工作坊”。可是,众所周知,主动参加“男德班”培训的仅有两名,其他人都是主办方的朋友。

西宁“男德班”即将开办的消息一经传出,响应者也并不多,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女性或者是有一定心理学基础的业内人士,以从事心理方面、教育方面以及社会服务方面的人士居多。

那么,既然对“男德”的培养有社会需求,可为何“男德班”却学员“难得”呢?

除了“女德班”的恶劣社会影响,让很多人以为“男德班”不过是男版“女德班”,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固有的传统观念所造成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女性权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与重视,但陶鑫认为,现实生活中,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占据主导地位,家庭生活中大男子主义的色彩也从未消失。陶鑫还清晰地记得培训时老师让大家形容对男性的印象,大家说得最多的两个词语是:腰缠万贯、五大三粗。

先不管这两个词语形容得是否恰当,陶鑫认为,至少反映了人们依旧保持着对男性刻板的印象,事业的成功,能多挣钱就是好男人,做家务、照顾和教育孩子等方面的能力并不看重,甚至认为这些都是女人的事。

而且,绝大多数男性还没有学会反思自己的男性角色,也没有觉得有学习“男德”的必要。甚至,有男性觉得要让自己去学习“男德”,实在是丢不下面子。

D

家庭中男性角色缺席影响深远

虽然对我省男性参与家务、照顾和教育孩子的情况没有做过调查,不过受访的大部分市民感觉到,身边的男性对家庭照顾不够,或是方法不得当。国家卫计委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称,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角色陪伴、教育不足,父母双方共同照料儿童日常生活的只占7.5%,共同教育的只占11.7%。

在青海民族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童成乾的工作经历中发现,大部分前来咨询的中小学生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学习方面更多是母亲在照顾,只有学习成绩比较落后,父亲才会着急。许多学生表示,父亲在教育时有过采取暴力措施的行为,这样的沟通方式,往往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童成乾认为,父亲的关爱和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特别是男孩的成长至关重要。现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男孩缺少阳刚之气,越来越多的女孩成了“女汉子”,其实很多都跟父亲角色的缺席有关。人格上的不健全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有些孩子比较懦弱,遇事很难坚持,容易退缩。

广东省青少年研究所对个有犯罪前科的未成年人调查后结果表明,有70%左右的人在他们的成长中父亲教育是缺失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不可替代。

E

女性主动影响男性效果显著

很显然,当现代男性也具备了一定的“做家务和照顾家人的能力”“婴幼儿护理技术”等等,那么他们不但能够更深地体会家庭的意义,而且也是对女性的一种解放,这也符合当前男女在社会分工、所扮演角色上的新变化。陶鑫认为,反思大男子主义和家庭暴力的成因及干预,不但关系女性权益的维护,也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同样意义非凡。

在受访者中,女性的呼声更高。部分女性表示,工作坊里的那些内容,在女性眼里,确实会提升男士魅力。更有甚者,表示“男德班”是男性的福利,“单身的未雨绸缪,有伴儿的亡羊补牢啊!”

但是,现状是许多男性并不能反思自己,不能认识到自己在承担家庭责任方面,尤其是照顾孩子、陪伴家人方面的不足。马霖泉认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女性如果能够主动影响身边的男性加入到“男德”队伍中来,效果会更显著。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可以告诉我们,你最







































白淀风
点滴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ys/1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