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诗神盯住诗人,但请死神走开

《龙泉驿创作》,年第2期,夏季号。成都市龙泉驿区文联主办。凸凹,主编。

安琪:读书记(7则)

读此书就像走进民国时期的北大课堂

读过几个版本的《人间词话》,我推荐这本。

本书体例:一、原文,二、汇校,三、注释,四、汇评,五、解读。其中汇评部分集中了诸多王国维研究专家对《人间词话》该条目的考究与阐述,并不单纯持一味赞美的态度,反而是有许多批驳,读来大为开眼界。约略数来,有李长之、朱光潜、冯友兰、佛雏、叶朗、钱谷融、陈良运、夏中义、徐复观、王文生、叶秀山、周煦良、李泽厚、叶嘉莹、唐圭璋、周锡山等十几二十家,读此书,既是读王国维一家,亦是读如上十几二十家。

宋代许顗在《彦周诗话》有言,“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讹误也”,王国维此书论词,故名“词话”。诗话、词话,均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惯常使用的样式。它的优点正如朱光潜在《诗论抗战版序》所写,“诗话大半是偶感随笔,信手拈来,片言中肯,简炼亲切,是其所长”,但缺点也很明显,点到为止,并不展开,或者说,只给结论,不给推理的路径。譬如第30则——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气象皆相似。

引了《诗经》、屈原《楚辞·九章·涉江》、王绩《野望》、秦观《踏莎行》四句诗,然后来个判断句式,“气象皆相似”,至于如何相似,哪里相似,对不起,无可奉告。

幸好有诸多名家在下面的发言增进了我们对此则的理解。读此书就像走进民国时期的北大课堂,王国维教授站在讲台上,他每说出一则词话,聪明勇敢的学生们(诸多名家)便纷纷站起来,对老师的词话陈述己见,或肯定,或质疑,有时,学生与学生间还相互批驳,言语间甚至还偶有冲撞呢。

读此书我还想到年5月在广东清新召开的“第二届女子诗会”上徐敬亚和陈仲义两位教授就“诗歌批评如何可能”展开的争议,徐说,西方新批评太过无趣,他已厌倦,决定回到中国诗话批评,但陈认为,中国诗话批评太笼而统之,无法就诗歌的许多细部展开分析,一时之间还不能真的放弃新批评。

《人间词话》在我看来就像王国维的读词札记或批注,每个诗人都可这么做,也确实已有人这么做了。日前读到《圭臬》诗歌民刊,成都凸凹已有读诗札记百余则,建议他整理出版,书名就叫,《人间诗话》。

-3-9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王国维,著,周锡山,编校。上海三联书店年。

——————————————————————————

“把李白挑出来!”

年,诗人潘洗尘在他执行主编的《星星》下半月理论版上开辟了一个栏目,“虚拟选本:中国当代诗首”,邀请16位中国当代诗人、诗歌批评家每人推荐首诗目,他们是:马铃薯兄弟、马知遥、安琪、沈奇、何言宏、苏历铭、吴投文、赵思运、杨四平、杨志学、张德明、张立群、罗振亚、胡亮、燎原、霍俊明(以姓氏笔划为序)。一年后,潘洗尘把16位选家的诗歌选目进行统计,按票数多少排列出“中国当代诗首”,时间跨度60年(-),这就是我们所读到这本诗选。

本部诗选以“最大公约数”的集体智慧确定入选诗作,“最大限度地消除在以往诗歌选本中经常出现的个人趣味和小圈子趣味对一个选本客观性与公正性的影响”,确实为中国新诗提供了一份独具“大精神格局和教科书气质的诗歌档案”,迄今依然是我认为的在编选上最合理的优秀诗歌读本。(引号部分均来自本书编者序)

作为被邀请的16位选家之一,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经典篇目越少的作者在这样的海选中最占优势,举例说,张三只有一首公认的代表作,李四却有三首大家都知晓的代表作,结果,张三的票数肯定高于被分散的李四的票数。话讲回来,李四也有可能因为代表作多而入选两至三首(不过这样的几率不大)。无论如何,今日重读本部诗选,我依然要为潘洗尘如此用心设计整个编选程序点赞。

“把李白挑出来!”,潘洗尘在序言中引用了批评家徐敬亚先生的话表明了自己编选本书的志向。

-11-9

《读诗·-:中国当代诗首》,潘洗尘,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年。

—————————————————————————

如此迷人的文字

不知哪年开始,胡亮设置了博客访问权限,也极少在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ngxing.net/xhdsbfz/11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